网课邦

当前位置:首页 > 网课资讯

网课资讯

姜子牙算卦广告案例赏析

时间:2025-10-09 21:54:07 作者:暂无作者 浏览量:
内容页左侧

  封神演义里对商朝的商业盛况描写很多,主要集中在姜子牙下山之后的一节故事中,姜子牙下山后到朝歌城南宋家庄投靠了自己的把兄弟宋异人,在宋家结了婚,被媳妇逼着要做做经营。这位七十二的老人家编过笊篱,卖过面粉,开过连锁酒店,贩过牛羊猪马,可惜啊,无论从个体手工业到食品原料零售业,还是从餐饮业管理到畜牧业批发,甭管这买卖是大是小,凡是需要投入成本的行业,姜先生统统能够全军覆没,以最快的速度赔个底儿掉。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而且姜先生也确确实实是不善经营啊,也亏了宋异人家资巨万堪称土豪,可以由得姜子牙折腾啊!万般无奈之下,子牙公只好使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占卜测算,试图以此证明昆仑山阐教的技能培训是成功的。可惜的是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子牙公依旧敌不过厄运女神的嘲弄,最终结果是:【不觉光阴燃指,四五个月不见算命卦贴的来。】

  怎么办?是顺从所谓的天命就此偃旗息鼓,还是不屈不挠将经营大计继续运行下去?这是个问题。于是,史上最早的商业广告策划案摧残的——烧瑞——是璀璨的诞生了。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只见那日有一樵子,姓刘名乾,挑着一担柴往南门来。忽然看见一命馆,刘乾歇下柴担,念对联,念到“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呦!樵子认字,还会念对联,说明这樵子不一般啊,那个年月读书认字的人金贵啊,它不像现在有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位不一般的樵子来到命馆门前,高声念诵子牙命馆的广告语——“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附近的朝歌百姓如何能不关注呢?中国人看热闹的爱好是由来已久啊,可以预测此时必有好事之徒,过来围观。区区在这里却生出一个疑问来,子牙的卦馆开了四五个月了,怎么这认字的樵子今天才来到南门卖柴呢?那四五个月之间为何不来讨生活呢?莫非这樵夫乃是外地人?初来此地吗?

  【刘乾原是朝歌破落户,走进命馆来,看见子牙伏案而卧,刘乾把桌子一拍。】

  不对啊,原来这人不是近日新来朝歌城的新居民,人家原本就是朝歌的破落户啊,能在首都做个破落户儿,第一,这人住在朝歌时间应该不短了;第二,这人应该有点小名气。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四五个月之前子牙开命馆,本地的破落户按理儿不应该不知道啊,时至今日,法治社会,买卖开张还得拜拜码头呢,最起码你得看看地面上黑白两道儿有没有什么不能得罪的人物啊,该请请客得请请客啊。那么对于这些个破落户来说,有买卖开张也应该是个好事儿啊,去吃一顿喜酒不在话下,弄不好还能得几个喜钱啊。按理说他们应该是认识的啊,可怎么这人四五个月都没来“卖柴”,今天来到命馆全似不认识姜老头一样,拍打桌案呢?这个刘乾既然是破落户,左右必定有不少人认识他,此时,众人怀揣各种各样复杂的心理,来看究竟。按正常思维,大家应该开始想:莫非老姜头惹着了刘乾那厮?

  【子牙唬了一惊,揉眉擦眼,看时,那一人身长丈五,眼露凶光。】老姜头唬了一惊,眼前人,身长一丈五尺,还眼带凶光,这是为何啊?这个身高,在朝歌城里绝对不矮啊,朝廷里原本有两个大将军方弼方相,身高也不过一丈六,当然有的版本是三丈六。可是费仲选的壮士冒充刺客,身长也不过一丈四,眼前这一丈五尺的好汉,不去投军谋一场富贵,反而做了破落户呢?可惜啊。既然是破落户,那就应该做一个维护宇宙和平的流氓地痞,可为什么这刘乾又开始打柴了呢?众人都看到刘乾“目露凶光”,这热闹大可看得啊。

  接下来这是一段对话,子牙第一句,【子牙曰:“兄起课,是看命?”】还是合情合理的。来的就是主顾啊,别管大汉多大岁数得叫兄。

  可是刘乾虽然表面上“目露凶光”,但是第一句话说出来却文绉绉的,【那人道:“先生上姓?”】一个上字,把刘乾的文化底蕴展现的淋漓尽致,多尊敬啊。然后子牙就开始穷白话了,人家就问你姓什么,姜子牙这时候把姓名字号全报了一个遍,【子牙曰:“在下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好家伙,可算有人来问了,老姜连姜飞熊这种不为人知的雅号都挂出来了。

  那大汉也不着急,等老姜头儿说完再问你这广告语是啥意思啊?【刘乾曰:“且问先生,‘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对联怎么讲?”】子牙就开始吹了,【子牙曰:“‘袖里乾坤大’乃知过去未来,包罗万象;‘壶中日月长’有长生不死之术。”】知道过去未来,包罗万象,有长生不死之术?这家伙懂点伏羲八卦是不假,知道过去未来这不扯淡吗?更别说长生之术了,这是子牙心头一辈子的痛啊。诸位也不要太过于苛刻,广告嘛,本来就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适度夸张的产物。

  看铺垫的差不多了,【刘乾曰:“先生口出大言,既知过去未来,想课是极准的了。你与我一课。如准,二十文青蚨;如不准,打几拳头,还不许你在此开馆。”】老姜头摆明了在吹牛,可是刘乾照旧叫先生,对于老姜头的话他没有嗤之以鼻,顺着他说的这个意思,应该是既然有本事,你这个卦应该很灵啊,来吧占一卦吧,算的准,我给你二十文青蚨,不准的话,打你一顿赶出南门不许开馆。臭流氓的本色登时“霸气侧漏”啊。一个樵夫有这个本事,不让人家在这儿开馆吗?你是卖柴的,人家是卖卦的,人家是坐商,你是行商,你比人家高级吗?不是,因为刘乾是破落户啊,可以打啊,这才是关键。热闹来了,这时候大家一定会很有兴趣来围观的,卖卦的老姜头儿不知道怎么得罪了破落户刘乾,刘乾去找事儿了。要赶老姜头不让在这儿做买卖了。无怪乎【子牙暗想:“几个月全无生意,今日撞着这一个,又是拨嘴的人。”】,愁死了,来了这么一位。姜子牙这么想,脸上多数就得带相儿啊,旁观的人会怎么看?你看老姜头愁的,真可怜啊。几个月没开张了,好容易开开张,结果来这么一位。

  【子牙曰:“你取下一卦帖来。”刘乾取了一个卦帖儿,递与子牙。子牙曰:“此卦要你依我才准。”刘乾曰:“必定依你。”】可是子牙不怕,说这一卦要想灵验,你必须按我说的做。不照我说的办不灵。这时正常的,算命的跑江湖的有一些生意经,这种套话得会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嘛!以后我算的不灵不是我水平不行,是你的心不诚。皮球又踢回来了,刘乾怎么办?肯定说依你啊。

  【子牙曰:“我写四句在帖儿上,只管去。”上面写着:“一直往南走,柳阴一老叟。青蚨一百二十文,四个点心、两碗酒。”】子牙写了四句话在贴儿上,这事儿办的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江湖人算命一般都是口口相受不留文字的,因为留下了字迹就是证据,以后这算的不准,人家拿出来一看,你这信誉就没了。所以算命的都是空口说白话,可以不认帐啊。可是姜先生不这么干,我说你能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不用害怕回来我不认帐,我给你明明白白的写出字据来,拿着去,不灵带着我写的文字回来找我,白纸黑字儿跑不了,摆在这儿呢。刘乾当然不信了,对着大家嚷嚷【“此卦不准。我卖柴二十余年,那个与我点心酒吃;论起来,你的不准。”】一丈五尺的大汉,朝歌城里的破落户刘乾说自己卖柴二十多年了就没有这样的事儿,这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思维,当然了这二十年的工龄就没哟必要纠结了。围观群众在这一点上还是相信刘乾的,因为以常识来讲,打柴的真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

  可是人家子牙公很自信啊。【子牙曰:“你去,包你准。”】

  【刘乾挑着柴,径往南走;果见柳树下站立一老者,叫曰:“柴来!”】刘乾跟卖挂的老姜头对上了,难保没有附近看热闹的人跟着,以便于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现在果见柳下一个老者卖柴,这就挺准啊。连【刘乾暗想:“好课!果应其言。”】

  接下来是问价,【老者曰:“这柴要多少钱?”刘乾答应:“要一百文。”——少讨二十文,拗他一拗。】刘乾真有心找子牙的麻烦只需说五两银子,保证卖不出去一根柴火。少要二十文,应该会好卖些吧。再看老头的表现:【老者看看,“好柴!乾的好,捆子大,就是一百文也罢。劳你替我拿拿进来。”】老者说好柴,干的好,捆子大,一百文——也罢。也罢这两个字儿就说明平时一担柴是不值一百文的。按照正常价值,刘乾这一担柴连一百文都不值,老者一再找这种干的好、捆子大的话说,都是为了让这一百文的价钱合理。一百文都很勉强了,老姜头楞给算了个一百二十文,那就更高了。这个时候没有人会相信姜子牙的卦会准。

  等老者给钱的空档,【刘乾把柴拿在门里,落下草叶来。刘乾爱干净,取扫帚把地下扫得光光的,方才将尖担绳子收拾停当等钱。】前文才说了,这卖柴的干的好,捆子大,应该算卖相比较好的柴了。这种柴一般怎么会有草叶落下来呢?再说了,什么爱干净帮人扫地,又与前面的流氓形象不符了。这个京城的破落户,在卦馆里目露凶光,找人家一个七十二岁的老头的麻烦,这样的人会有这么好心吗?给人打扫院子,开玩笑啊,要不是剧情需要,刘乾会做这种事儿?

  【老者出来,看见地下干净,“今日小厮勤谨。”】一句话坐实了,草叶不是刘乾柴上掉下来的,如果人家院里本来就干净,老者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刘乾赶紧表功啊。【刘乾曰:“老丈,是我扫的。”】老者很高兴,按理说这地方多给几个赏钱也不为过。可是【老者曰:“老哥,今日是我小儿毕姻,遇着你这好人,又卖的好柴。”】这个地方就扯淡了!为了这四个点心两碗酒,剧组演员大费苦心啊,老头儿说今天是小儿毕姻,可能吗?毕姻就是完婚,今天这老头的儿子结婚,古代结婚得是多大的事儿啊?这家伙还有那个闲工夫在柳树底下优哉游哉的买柴禾吗?可是吧,是不用这种大喜事儿又无法解释“点心”和“酒”。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照着剧本往下走了。【老者说罢,往里边去,只见一个孩子,捧着四个点心,一壶酒、一个碗,“员外与你吃。”】最困难的高潮部分终于搞定,剩下的部分就好说了。

  【刘乾叹曰:“姜先生真乃神仙也!我把这酒满满的斟一碗,那一碗浅些,也不算他准。”刘乾满斟一碗,再斟第二碗,一样不差。刘乾吃了酒,见老者出来,刘乾曰:“多谢员外。”】姜先生真是神仙啊,可是明知是神仙,刘乾还要继续在两碗酒上做文章,想一碗满一碗浅,可是倒酒的时候没说第二碗是谁倒的,可能群众演员也给力,两碗楞给倒的一样。

  【老者拿两封钱出来,先递一百文与刘乾曰:“这是你的柴钱。”又将二十文递与刘乾曰:“今日是我小兒喜辰,这是与做喜钱,买酒吃。”】这二十文就有些突兀了,刚才明明大兴其事的给过点心和酒了,这会儿再多给二十文让人家买酒吃,为的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刘乾扫了个地?我都想跟土豪老者愉快的做朋友了,难道有钱就是这么任性?好吧,我承认我认为这老者是吃饱了撑得,有钱没地儿花了。

  【就把刘乾惊喜无地,想:“朝歌城出神仙了!”拿着尖担,径往姜子牙命馆来。】急匆匆拿着扁担,来到命馆一路上不少人都要以为这是要去踢场子砸卦棚呢。看热闹的人群再度活跃,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原则,应该会跟来一大批。

  【早晨有人听见刘乾言语不好,众人曰:“姜先生,这刘大不是好惹的;卦如果不准,你去罢。”】这一句表明,早晨刘乾来的时候,其实声势颇大,不少人都知道刘大不好惹,都劝子牙避一避,还是好人多啊。

  可是姜子牙不怕,【子牙曰:“不妨。”】

  【众人俱在这里闲站,等刘乾来。】老姜头不知死活,那不能怪别人不提醒他,刘乾这种破落户能善罢甘休吗?等着看热闹吧。【只见刘乾如飞前来。】拿着扁担如飞而来,大家这时候心理想的,一定是:往后退一退,别溅了血身上。

  就在这个时候,剧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子牙问曰:“卦准不准?”刘乾大呼曰:“姜先生真神仙也!好准课!朝歌城中有此高人,万民有福,都知趋吉避凶!”】朝歌城著名破落户刘大,被老姜头给折服了,这可是特大爆炸性新闻啊。按理说,到这个时候,这场戏到这里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刘乾只要把前后经过绘声绘色的描述一遍,这个广告效应就能扩散了,一传十、十传百,老姜头就会变成了全国皆知的神仙。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这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成功案例。这有什么啊?不就是找了个托儿吗?全国人民都知道啊,卖鞋的有鞋托儿,卖袜子的有袜子托,赵老太太的职能是饭托儿。刘乾不就是个卦托吗?这个案例一般般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我们能够看出来的东西,朝歌人民也能看出来啊。不要认为老百姓都是白痴,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朝歌是什么地方啊?大商朝的京都,聪明人有的是啊。

  可是本策划尚未完结,还有第二部分啊,这一部分才是才是能够凸显出广告策划人绝高水平的良心作品啊!

  【子牙曰:“课既准了,取谢仪来。”刘乾曰:“二十文其实难为你,轻你。”口里只管念,不见拿出钱来。】对啊,算卦算的准就交钱吧,可是刘乾的戏还没完呢。嘴里说着二十文太少了,就是不往外掏钱啊。这钱进了破落户的兜儿里,还想再掏出来吗?开玩笑呢吧。旁边围观的人这个时候一定会半信半疑,本策划如果在这时候打住,老百姓就会怀疑这一卦真的这么灵吗?会不会是托呢?这时候刘乾赖账这种惯常的无赖行为,使事件有了进一步发展。【子牙曰:“课不准,兄便说闲话;课既准,可就送我课钱。如何只管口说!”刘乾曰:“就把一百二十文都送你,也还亏你。姜先生不要急,等我来。”】

  戏到这个地方又引起了一大悬念,刘乾要干什么呢?【刘乾站立檐前,只见南门那边来了一个人,腰束皮挺带,身穿布衫,行走如飞,刘乾趕上去,一把扯住那人。】刘乾去大街上拉来一个人,腰扎皮带,行走如飞,这是典型的公差打扮。

  【那人曰:“你扯我怎的?”刘乾曰:“不为别事,扯你算个命儿。”那人曰:“我有紧急公文要走路,我不算命。”】看这两人的对话,那公差与刘乾是认识的,如果不认识的人扯住公差,还不训斥一番拉他见官吗?正是刘乾这种破落户,连差吏也不好招惹。可是人家现在身有公务不愿意算命。【刘乾道:“此位先生,课命准的好,该照顾他一命。况举医荐卜,乃是好情。”那人曰:“兄真个好笑!我不算命,也由我。”刘乾大怒,你算也不算?”那人道:“我不算!”刘乾曰:“你既不算,我与你跳河,把命配你!”一把拽住那人,就往河里跑。】刘乾的道理独树一帜,他算卦不掏钱,反而让公差去照顾子牙算一卦。公差急了,老子就不算,可是刘乾更狠,扯住公差就要跳河,这才是破落户本色啊。

  演戏的时候,本色出演一定是最精彩的。刘乾这个时候的表现堪称圆满,完全没有前面刻意表演的痕迹,把一个不讲理的无赖破落户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可是大庭广众之下,真能让他们跳了河吗?还有那么多围观群众呢。【众人曰:“那朋友,刘大哥分上,算个命罢!”那人说:“我无甚事,怎的算命?”】围观群众都希望公差算一卦试试灵不灵,这是一个多好的试验品啊,这是临时街上拉来的人,又是一个公差,肯定不会是托的。如果公差算的也准了,那才能显示出子牙算命的能力啊。可是公差说的好,人家没事儿可问啊,可能是公务员的生活比较好,没有什么困难,什么事儿都没有,我算什么啊。【刘乾道:“若算不准,我替你出钱;若准,你还要买酒请我。”那人无法,见刘乾凶得紧,只得进子牙命馆来。】刘乾可不管那个,算什么都行,你来算就行,说算不准替人家出钱,算准了要人家请客。这才是混混儿脸皮,刚才那二十文该给的都赖了,这别人的卦钱他怎么可能解囊呢?不过遇到这种无赖是没办法的,那公差没辙只好进了卦馆。

  【那人是个公差有紧急事,等不的算八字,“看个卦罢。”扯下一个帖儿来与子牙看。子牙曰:“此卦做甚么用?”那人曰:“催钱粮。”子牙曰:“卦帖批与你去自验。此卦逢于艮,钱粮不必问。等候你多时,一百零三锭。”】公差有紧急公务,时间比较宝贵,没工夫在这儿扯淡,什么生辰八字的算法比较麻烦,干脆抽签吧,这个简单快捷。子牙问公差算什么,公差随口说催钱粮。子牙批了几句,关键的地方在这句“等候你多时”啊。公差这随口一句“催钱粮”,却是子牙等候多时的,子牙为什么要等候公差多时呢?

  【那人接了卦帖,问曰:“先生,一课该几个钱?”刘乾曰:“这课比众不同。五钱一课。”那人曰:“你又不是先生,你怎么定价?”刘乾曰:“不准包回换。五钱一课,还是好了你。”那人心忙意急,恐误了公事,只得称五钱银子去了。】算完了卦,公差问多少钱,刘乾直接给定了价,五钱银子。商朝的物价咱不知道,明朝的物价还是可以考证的,这个价格不低啊。公差也是没办法,他着急走啊,你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了。那时候也没有物价局,这卜卦的价钱,子牙自己是不好定位的,刘乾来强行给定了个五钱银子的定价,算这一卦可就成了高档奢侈品消费了。

  【刘乾辞谢子牙。子牙曰:“承兄照顾。”】然后过足了戏瘾的男一号刘乾同志华丽丽的退场了,刘乾辞谢子牙,可到最后刘乾也没把那二十文青蚨给子牙,子牙还一个劲儿的承兄照顾。虽然男一号退场了,可是这场戏还没完呢,【众人在子牙命馆门前,看那催钱粮的如何。】男二号子牙还在,看热闹的观众还在啊。大家都等着看子牙的第二卦准不准。

  【过一个时辰,那人押解钱粮,到子牙命馆门前曰:“姜先生真乃神仙出世!果是一百零三锭。真不负五钱一课!”】结果不是准,是非常准啊,一百零三锭分毫不差啊。这一下子朝歌城轰动了。如果说前面刘乾的算卦占卜还有串通一气打广告的嫌疑,这算钱粮可是实打实的本事啊。

  【子牙从此时来,轰动一朝歌。军民人等,俱来算命看课,五钱一命。】京城还是有钱人多啊,刘乾临走前的定价直接就把子牙卦馆列入了高消费区域了,打这儿以后京城朝歌又多了一家高档大牌算命馆。而且军民人等都来算这五钱银子一卦的命,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买东西的真理从来都是不怕贵,但是怕不值。真正的大品牌从来不打价格战,高端品牌从来都是从产品质量上去宣传的,我的东西好自然买的贵,我这里的卦算的准,也是自然要贵一些的。

  到此为止,姜子牙朝歌成名作算是完成了,后面的宣传效果是非常好的,子牙由此一举成名,轰动了朝歌城。有人说了,这个策划不作数,因为封神是神怪书,姜子牙是神仙啊,他算的准啊,这东西不现实啊,不具有现实意义啊。

  哇哈哈哈,非也非也,其实这个策划案与姜子牙占卜的真实水平关系不大,即便姜子牙不会算卦,这个策划照样可以执行的很好。因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为制作出的一场优秀的广告策划。

  前面刘乾的举动作为已经细致分析了,我们就不再啰嗦。单说最后这卦钱粮卜,也是可以人为操作的。大家都忘了问公差要到哪里去催钱粮了,其实答案就是宋家庄。敢问朝歌南门外最大的财主是谁啊?姜子牙的哥哥宋异人老前辈。

  这位宋先生才是真正会做生意的大家啊!宋家的家大业大,绝非偶然啊。子牙夫妻做过不少营生,没有一件成功,就算是开卦馆也是四五个月没开张,卜卦这可是子牙的专业了,如果这一行还干不好,那么子牙更加要意气消沉,马氏也会多生事端。在这种情况之下,宋老先生不得不亲自出手策划了这场史上最早的广告策划案:首先要用的是朝歌刘乾这个破落户,像刘乾这种连二十文都要贪的小人物很好收买,第二个就是柳荫下的老者,当然这些都是铺垫,最关键的精妙之处,在于后边的公差部分。

  公差是不需要收买,刘乾就能搞定,公差为什么要去催钱粮,一定是因为钱粮上有拖欠才要急匆匆去催,谁能拖欠朝廷的钱粮,自然是朝歌南门外宋家庄的宋老员外啊,当刘乾挥舞扁担回到卦馆的时候,自然会有官府高层给公差下公文,让他立即去催促宋家庄拖欠的钱粮,再加上一句过期律法处置之类的威胁,公差敢不尽心尽力,赶紧往宋家庄奔吗?然后刘乾就在卦馆门前守株待兔,子牙才会在这里“等候多时”啊。本案高明就高明在如果有人去问公差,姜先生的卦真的准吗?公差一定会排着胸脯保证自己与子牙的卦馆没有任何关系,钱粮数绝对准确,他真的没跟算卦的串通啊。

  子牙各种买卖都做砸了,可是宋员外一出手,造就了一个朝歌轰动的神仙出来,高人确实是无处不在啊,难怪作者特意在书中点明【子牙收得起的银子。马氏欢喜,异人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