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2024尔雅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 绪论(一)
1
哲学主要论述的是()。D
- A、历史事实
 - B、物体法则
 - C、人文情怀
 - D、思维智慧
 
2
哲学中的“哲”指的是()。D
- A、智慧
 - B、学问
 - C、哲理
 - D、明智
 
3
哲学在秦汉时期被称为()。A
- A、道术之学
 - B、义理之学
 - C、哲学
 - D、以上都不对
 
4
“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评价张安世的话。A
- A、班固
 - B、王国维
 - C、王安石
 - D、司马迁
 
5
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正确
6
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错误
7
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正确
中国哲学概论 绪论(二)
1
《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之患。A
- A、思想
 - B、情理
 - C、攻伐
 - D、行动
 
2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B
- A、获取
 - B、进攻
 - C、阀门
 - D、军阀
 
3
()提出“天地之化日新”。C
- A、顾炎武
 - B、董仲舒
 - C、王夫之
 - D、李贽
 
4
()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C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 B、《荀子解蔽》
 - C、《庄子天下》
 - D、《荀子哀公》
 
5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正确
6
《孟子》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错误
7
《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错误
8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正确
中国哲学概论 绪论(三)
1
()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C
- A、王夫之
 - B、程颢
 - C、朱熹
 - D、程颐
 
2
认为“道”是生成世间万物母体的是()。C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韩非子
 
3
宋代的理学家不包括()。A
- A、王阳明
 - B、程颐
 - C、朱熹
 - D、程颢
 
4
()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A
- A、王安石
 - B、程颐
 - C、朱熹
 - D、程颢
 
5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与道家的“道”是不同的。()正确
6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生命对于时间的追求。()错误
7
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客观世界。()错误
8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是苏轼的诗词。()错误
中国哲学概论 绪论(四)
1
商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是()。D
- A、武乙
 - B、武辛
 - C、帝乙
 - D、帝辛
 
2
关于汉语语境下对理性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人际社会生活的“理性”
 - B、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 C、世界万物的本源之“理”
 - D、事物法则之“理”
 
3
观念形态的文化不包括()。D
- A、艺术
 - B、哲学
 - C、文学
 - D、规则
 
4
()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C
- A、《三国演义》
 - B、《西游记》
 - C、《红楼梦》
 - D、《水浒传》
 
5
下列帝王中重视道德的是()。BC
- A、秦始皇
 - B、周文王
 - C、周武王
 - D、商纣王
 
6
《尚书》为“哲学”一词中的“哲”奠定了语义基础。()正确
7
《庄子·所染》中以染布来比附国家政治善恶。()错误
8
寿山石是广东有名的章石。()错误
9
《尚书》是上自尧舜,下到周代中期的官方政治文学的汇编。()正确
中国哲学概论 绪论(五)
1
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是由()引入的。C
- A、邹代钧
 - B、夏鸾翔
 - C、黄宗宪
 - D、钱宝琮
 
2
道术之学的代表人物不包括()。D
-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朱熹
 
3
中国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其实来源于()。B
- A、英国
 - B、日本
 - C、法国
 - D、韩国
 
4
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是由()规定的。D
- A、人的主观思想
 - B、同类人或事物
 - C、客观的评判标准
 - D、对立面
 
5
关于义理之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讲求经义与探究明理的学问
 - B、《礼记》提出“义理,礼之理也”
 - C、普遍皆宜的学术道理
 - D、论究言论文章及其内容道理的学问
 
6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客体。()错误
7
哲学在18世纪成为了一级学科。()错误
8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聪明就是参前视远、知事穷理。()正确
9
老子理念中的道和孔子理念中的道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一致的。()错误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一)
1
摩尔根认为()是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阶段。D
- A、蒙昧期
 - B、文明期
 - C、制度期
 - D、野蛮期
 
2
关于社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建立在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
 - B、以形成共同文化认同为标志
 - C、建立在文化创造活动基础上
 - D、是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联合体
 
3
半坡遗址属于()。A
- A、仰韶文化
 - B、红山文化
 - C、龙山文化
 - D、老官台文化
 
4
中国哲学兴起时期的形式是()。D
- A、神话传奇
 - B、博之以文,约之以礼
 - C、战争夺权
 - D、观乎天文,观乎人文
 
5
摩尔根提出人类社会经历了四个阶段。()错误
6
中国哲学发端于夏朝。()错误
7
社字最早指的是土地神。()正确
8
发轫可以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正确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二)
1
生产力的历史经历了()个阶段。A
- A、四
 - B、五
 - C、六
 - D、七
 
2
关于哲学思想和民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B、是各民族成员的观念自觉与思想意识而形成的
 - C、哲学思想是民族成员物质生活中产生的
 - D、是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
 
3
《周易》提出观乎(),化成天下。D
- A、水文
 - B、天文
 - C、地文
 - D、人文
 
4
()不是四民分工之一。A
- A、贵
 - B、工
 - C、农
 - D、士
 
5
中国哲学,作为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历史生活里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正确
6
思想是社会人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正确
7
哲学思想来自相似的社会人群。()错误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三)
1
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C
- A、探索自然现象
 - B、修养德行
 - C、大力发展宗教
 - D、振兴兵力
 
2
黄帝用()的名称来命名国家机构的职位。D
- A、动物名称
 - B、植物名称
 - C、地方名称
 - D、云彩名称
 
3
司马迁提出聪则参前远视,()则知事穷理。B
- A、显
 - B、明
 - C、愚
 - D、达
 
4
()记载黄帝“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D
- A、《中庸》
 - B、《尚书》
 - C、《周易》
 - D、《史记》
 
5
周代的六官包括天、地、东、西、南、北。()错误
6
《易经》中“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的“观”指的是看到的景象或样子。()错误
7
黄帝导向初民,开创中华文化并且兼发了思想意识。()正确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四)
1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不包括()。B
- A、黄帝
 - B、颛顼
 - C、神农
 - D、伏羲
 
2
古代的粱指的是现在的()。A
- A、小米
 - B、高粱
 - C、玉米
 - D、水稻
 
3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顺天地之纪”。B
- A、颛顼
 - B、黄帝
 - C、尧
 - D、喾
 
4
孔颖达在其著作《周易正义卷首》中援引()学者的作品论述了黄帝的变化移易思想。B
- A、西周
 - B、汉代
 - C、东晋
 - D、唐朝
 
5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发明的。()正确
6
中国最早的水稻种植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浙江西部地区。()错误
7
现在的玉佩在夏商时期并不值钱,随处可见。()错误
《周易》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一)
1
儒家的六经不包括()。D
- A、诗经
 - B、春秋
 - C、仪礼
 - D、孝经
 
2
国际学术界把()称为历史的轴心时代。A
- A、公元前11世纪
 - B、公元前1世纪
 - C、公元1世纪
 - D、公元11世纪
 
3
《周易》的传的部分不包括()。A
- A、《爻辞》
 - B、《象辞》
 - C、《说卦》
 - D、《彖辞》
 
4
《周易》是一部论述事象变化的文典。()正确
5
古希腊人类古典文明代表性的元初文本包括《荷马史诗》、《理想国》、《吠陀文献》等。()错误
6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移易变化。()正确
7
《伊索寓言》不是希腊代表人类古典文明的元初文本。正确
《周易》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二)
1
“移易之变”中的“移”表示()的变化。D
- A、主动
 - B、被动
 - C、无形质
 - D、有形质
 
2
《周易》的易包含的三层意思中,()是就事物的基本性而言的。C
- A、简易
 - B、变易
 - C、不易
 - D、容易
 
3
《周易》的易的三层意思中不包括()。D
- A、简易
 - B、变易
 - C、不易
 - D、容易
 
4
《周易》中“移易之变”的“移”表示()的变化。D
- A、主动
 - B、被动
 - C、无形质
 - D、有形质
 
5
移易变化的客观性昭示事物本质及其法则使然的变化。()正确
6
《周易》的易包含的三层意思中,容易是就方法论而言的。()错误
7
《周易》创作之初是为了给国家和人民提供预测事物变化前景。()正确
《周易》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三)
1
屯卦中的屯指的是()。D
- A、衰落时期的蒙昧
 - B、衰落时期的困难
 - C、新生时期的蒙昧
 - D、新生时期的困难。
 
2
《周易》包含了()卦。C
- A、十六
 - B、三十二
 - C、六十四
 - D、一百二十八
 
3
乾坤象征着()。D
- A、天地
 - B、阴阳
 - C、刚柔
 - D、以上都正确
 
4
()将元亨利贞解释为始长遂成。B
- A、王安石
 - B、朱熹
 - C、王明阳
 - D、程颐
 
5
元亨利贞的贞意思是正。()正确
6
乾以德的实力气象体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纯阳至健的事物和时代。()错误
7
乾坤关系中的事物所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元、亨、利、贞”。( )正确
8
“元亨利贞”是王阳明提出来的。()错误
9
《无妄》、《大畜》二卦要求人事遵循规律与注意富聚。()正确
《周易》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四)
1
《周易》记载的最早的革命是()。B
- A、夏启
 - B、商汤
 - C、周文王
 - D、周武王
 
2
大蓄卦意为()二义。B
- A、散与聚
 - B、止与聚
 - C、散与分
 - D、止与分
 
3
()是商周时期国家王权的象征。C
- A、罍
 - B、盨
 - C、鼎
 - D、甑
 
4
革卦和鼎卦的意思分别是()。A
- A、变旧;取新
 - B、变旧;稳固
 - C、维持;取新
 - D、维持;稳固
 
5
水井的存在带动了集市贸易中心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形成。()正确
6
时的问题是大蓄卦的要以所在。()错误
7
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正确
《周易》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五)
1
相传()以“山之出云”比喻变化移易的永恒连续。C
- A、帝喾
 - B、颛顼
 - C、伏羲
 - D、黄帝
 
2
()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B
- A、损益
 - B、乾坤
 - C、既济未济
 - D、咸恒
 
3
相传()是《归藏易》的作者。D
- A、炎帝
 - B、伏羲
 - C、神农
 - D、黄帝
 
4
根据《史记》的说法,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不包括()。B
- A、帝喾
 - B、伏羲
 - C、舜
 - D、尧
 
5
《周易》的周含有周延、完备的意思。()正确
6
《周易》的成书要晚于《归藏易》。()正确
《周易》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六)
1
既济发展到未济,其实体现出()。A
- A、事物的矛盾
 - B、事物的统一
 - C、事物的偶然性
 - D、事物的必然性
 
2
既济未济是六十四卦的第()卦。C
- A、三十一、三十二
 - B、三十二
 - C、六十三、六十四
 - D、六十四
 
3
既济、未济中的济指的是()。C
- A、济南
 - B、抚慰
 - C、渡水
 - D、接济
 
4
既济未济体现了《周易》变化移易的真理性结论。()正确
5
既济未济表示物之不可穷。()错误
6
八卦中连结的横线称为阳爻,断裂的横线称为阴爻。()正确
7
《既济》卦与《未济》卦是既反又对的关系。()正确
《尚书》的多域值观念(一)
1
《尚书》的构成部分不包括()。B
- A、虞夏书
 - B、唐尧书
 - C、周书
 - D、商书
 
2
舜的时代被称为()。B
- A、夏
 - B、虞
 - C、唐
 - D、媏
 
3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A
- A、官方政治文献汇编
 - B、官方社会情况综述
 - C、民间政治文献汇编
 - D、民间社会情况综述
 
4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尚书》的文体?()ABCD
- A、典
 - B、谟
 - C、训
 - D、诰
 
5
《尚书》的实质性哲学思想是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思想。()正确
6
书法产生于秦代隶书的仿写。()错误
7
用隶书书写的《尚书》文本被称为今文《尚书》。()正确
8
艺术属于美学的范畴,美学属于哲学的范畴。()正确
《尚书》的多域值观念(二)
1
不懂得变通的官员最有可能是()。C
- A、循吏
 - B、庸吏
 - C、酷吏
 - D、污吏
 
2
二十五史中官吏的分类不包括()。B
- A、循吏
 - B、庸吏
 - C、酷吏
 - D、污吏
 
3
《尚书》中()被称为皇祖。C
- A、舜
 - B、尧
 - C、禹
 - D、黄帝
 
4
现代所说的金木水火土这样的顺序是()之后才融入五行说的。B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秦朝时期
 - D、西汉时期
 
5
仰韶文化最初是在河南省发现的。()正确
6
《大禹谟》中的“谟”意思约等于现代汉语中的“谋”。正确
7
“民为邦本”的价值理念中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正确
《尚书》的多域值观念(三)
1
《大禹谟》中提出“弗询之谋勿庸”,其含义是()。A
- A、没有经过考察的方略不予采纳
 - B、没有经过考察的方略都很平庸
 - C、经过考察的方略不予采纳
 - D、经过考察的方略都很平庸
 
2
一个好的国家应该施行的政策不包括()。D
- A、正德
 - B、厚生
 - C、惟和
 - D、从易
 
3
()反映了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B
- A、民心
 - B、道心
 - C、外心
 - D、人心
 
4
克勤与克俭是主体作为与节约的价值观,是君臣的言行底线原则。()正确
5
“法”是国家的刚性规范。()正确
6
《大禹谟》中提出“金、木、水、火、土、谷惟修”,其中修通休,即休养生息。()错误
《尚书》的多域值观念(四)
1
宋代濂洛关闽四大理学学派中,濂指的是()。D
- A、张载
 - B、程颢
 - C、朱熹
 - D、周敦颐
 
2
程颢在()建立了其学派。A
- A、洛阳
 - B、濂溪
 - C、关中
 - D、考亭
 
3
中国文化中把人心赋予了三个职能,其中不包括()。C
- A、道德良心
 - B、临床死亡
 - C、主观感受
 - D、思维认识
 
4
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D
- A、内外之称,在心为德
 - B、用财不费,民德不劳
 - C、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 D、德胜不狎侮
 
5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正确
6
张载认为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的,人心是身体上发出来的。()错误
7
“德盛不狎侮”中的盛是完满、发达、不亏欠的意思。()正确
《尚书》的多域值观念(五)
1
《旅獒》发生于()时期。A
- A、周武王
 - B、周成王
 - C、周康王
 - D、周昭王
 
2
下列成语中出自《旅獒》的是()。D
- A、玩忽职守
 - B、玩岁愒时
 - C、玩世不恭
 - D、玩物丧志
 
3
《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B
- A、人的思维
 - B、各样的事情
 - C、多次反复
 - D、获得的结果
 
4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的贞指的是正确。()正确
5
“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中小人是指处于社会底层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正确
6
君子应该遵守“贱己而贵人的”的哲学。()正确
7
西旅是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