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2024尔雅答案
唐诗发展的背景
1
唐朝时期,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D)。
- A、
 
文言文
- B、
 
白话文
- C、
 
秦书
- D、
 
汉诗文
2
(C)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
- A、
 
隋朝
- B、
 
明朝
- C、
 
唐代
- D、
 
五代
3
全唐诗中现今知名的作者有多少人?(B)
- A、
 
七十二
- B、
 
二千三百多
- C、
 
四万八千九百多
- D、
 
五万多
4
在唐代文学中,占据其三分之一的文学形式是(A)
- A、
 
唐代小说
- B、
 
唐代小史
- C、
 
唐代碑帖
- D、
 
唐代诗歌
5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正确)
文化、国力对唐诗的影响
1
(D)之辩在宋代特别讲究。
- A、
 
法律
- B、
 
思想
- C、
 
文明
- D、
 
华夷
2
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些政策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BCD)
- A、酷吏政策
 - B、儒释道并存
 - C、广开言路
 - D、文化开放
 
3
唐代的文化比较保守。(错误)
4
627年是唐代的开国年。(错误)
宗教、政策对唐诗的影响
1
唐代的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B)科。
- A、
 
十
- B、
 
九
- C、
 
三
- D、
 
二
2
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D)。
- A、
 
小作坊老板手中
- B、
 
农民手中
- C、
 
商人手中
- D、
 
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
3
佛教从(A)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 A、
 
武则天时代
- B、
 
唐玄宗时代
- C、
 
唐明宗时代
- D、
 
唐太宗时代
4
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正确)
5
唐文化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正确)
唐诗发展的阶段
1
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期。(C)
- A、
 
诗经
- B、
 
离骚
- C、
 
建安
- D、
 
楚辞
2
唐诗被明代的高棅划分为(A)个时期。
- A、
 
四
- B、
 
一
- C、
 
二
- D、
 
三
3
唐诗在(D)时期开始转变。
- A、
 
后唐
- B、
 
初唐
- C、
 
盛唐
- D、
 
中唐
4
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一致。(错误)
5
唐朝努力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正确)
南北文风的区别
1
生活在安逸富裕的生活环境中的南方汉人,他们的文化以(A)为主。
- A、
 
贵族化
- B、
 
农庄化
- C、
 
民族化
- D、
 
平民化
2
五胡乱华的少数民族包括(ABC)。
- A、匈奴
 - B、鲜卑
 - C、氐
 - D、姜
 
3
以下哪几项不是北人对南朝文风的态度?(ABD)
- A、排斥
 - B、拒绝
 - C、崇拜
 - D、厌恶
 
4
在南北分割,学术异流的南北朝,人们认为北学粗朴。(正确)
5
隋朝被唐朝取代,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错误)
南北文化对诗歌的影响
1
在一般的唐诗选本里(B)作为唐代的第一个诗人出现。
- A、
 
杜甫
- B、
 
王绩
- C、
 
王安石
- D、
 
李白
2
北人通过(A)对南朝文风进行批判与压制。
- A、
 
政治意识
- B、
 
法律
- C、
 
文风
- D、
 
武力
3
在唐太宗的一生中,最成功的战役是(D)。
- A、
 
晋阳起兵
- B、
 
击破王世充
- C、
 
玄武门之变
- D、
 
消灭薛举的沙坨势力的战役
4
虞世南不是陈朝后裔。(错误)
5
在20岁时李世民开始跟着太祖打江山。(错误)
王绩诗歌赏析
1
(AC)是“义不食周粟”所指。
- A、
 
叔齐
- B、
 
孤竹君
- C、
 
伯夷
- D、
 
伯夷和叔齐
2
(C)是《酒经》的第一篇。()
- A、
 
桃花源记
- B、
 
野望
- C、
 
醉乡记
- D、
 
爱酒歌
3
“采薇”的意思是(A)。
- A、
 
表达一种隐居的状态
- B、
 
追求仕途的心理
- C、
 
找到人生伴侣的期盼
- D、
 
渴望人理解
4
伯夷叔齐建议周朝用暴力灭商纣王的暴政。错误
5
王绩不爱喝酒。(错误)
王勃诗歌赏析
1
(C)是四杰按照年辈来排序的顺序。
- A、
 
王杨卢骆
- B、
 
骆王杨卢
- C、
 
卢骆王杨
- D、
 
杨卢骆王
2
《滕王阁》是一首(A)言律诗?
- A、
 
七
- B、
 
五
- C、
 
四
- D、
 
六
3
(B)是初唐四杰之首。
- A、
 
王绩
- B、
 
王勃
- C、
 
王通
- D、
 
王玄之
4
命运都特别悲惨的四杰都没有得到善终。(错误)
5
《山中》不是王勃的早年之作。(错误)
杨炯、卢照邻诗歌赏析
1
被推举为神童时,杨炯(B)岁。
- A、
 
7岁
- B、
 
11岁
- C、
 
8岁
- D、
 
10岁
2
“烽火照西京”的“烽火”渲染了一种(C)的情况。
- A、
 
我军胜利
- B、
 
兵场大捷
- C、
 
军情紧急
- D、
 
打仗
3
卢照邻拜的老师包括(BCD)。
- A、张芳龄
 - B、王义方
 - C、曹宪
 - D、孙思邈
 
4
杨炯没有过真正的从军经历。(正确)
5
《刘生》不是杨炯写给自己的诗作。(错误)
卢照邻、骆宾王诗歌赏析
1
(D)是《长安古意》中的“五公”所指。
- A、
 
宰相
- B、
 
将军
- C、
 
大臣
- D、
 
国家最高等级
2
四杰中年龄最大的是(B)。
- A、
 
卢照邻
- B、
 
骆宾王
- C、
 
王勃
- D、
 
杨炯
3
咏蝉三绝包括(ABD)。
- A、虞世南的《蝉》
 - B、骆宾王的《咏蝉》
 - C、杜牧的《咏蝉》
 - D、李商隐的《蝉》
 
4
卢照邻诗中的批判应该不是一种求而不得的不平与怨愤。(错误)
5
“五剧三条”的“剧”指的是要道。(正确)
初唐四杰的风格与影响
1
唐中宗复位后,(C)是奉召搜访骆宾王诗文的朝廷官员。
- A、
 
徐敬业
- B、
 
富嘉谟
- C、
 
郗云卿
- D、
 
许敬宗
2
唐代文学辉煌的起点是以(B)标志。
- A、
 
杜甫的出现
- B、
 
四杰的成名
- C、
 
王勃的出现
- D、
 
李白的出现
3
四杰的一夜成名方式在当时并不具有偶像效应。(错误)
4
如今留下的关于四杰的文章不都是赞扬他们的。正确
对初唐四杰诗歌的评论
1
传统题材中,写山涧求道表现出了(D)的特点。
- A、
 
潇洒惬意
- B、
 
破落
- C、
 
痛苦
- D、
 
清幽雅致
2
(A)在高宗上台后主管文场。
- A、
 
上官仪
- B、
 
上官司
- C、
 
上官婉儿
- D、
 
上官昭
3
四杰的诗歌在感情基础上(C)。
- A、
 
华而不实
- B、
 
虚情假意
- C、
 
非常充实
- D、
 
细腻柔弱
4
(B)是四杰性格上的共同点。
- A、
 
屈服性
- B、
 
叛逆性
- C、
 
独到性
- D、
 
自卑
5
四杰学习了宫体诗,但并没有对其改造。(错误)
古代音韵的源变
1
(A)是如今可以考证的最早的韵书。
- A、
 
《切韵》
- B、
 
《音韵》
- C、
 
《韵书》
- D、
 
《韵律》
2
人们在(C)时简化了比较复杂的《唐韵》。
- A、
 
明末
- B、
 
汉代
- C、
 
宋代
- D、
 
清初
3
最早是从(D)时代开始,出现了运用四声来写作诗歌。
- A、
 
胡永明
- B、
 
南史
- C、
 
陆厥
- D、
 
沈约
4
(B)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 A、
 
现代诗
- B、
 
近体诗
- C、
 
五言诗
- D、
 
古体诗
5
四声不是中国借鉴的外国的学问。(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