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双语)(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部分作业答案,点此查看
第七章 可压缩流动:一些预备知识 第1次单元测验
1、 完全气体的定义是( )
答案: 忽略分子间作用力,满足状态方程p=ρRT
2、 完全气体忽略了( )
答案: 分子间作用力
3、 气体常数R的单位是( )
答案: J/(kg·K)
4、 ( )是所有气体具有的微观分子能量的总和。
答案: 内能
5、 空气动力学中最常见的热力学过程是?
答案: 绝热过程、可逆过程、等熵过程
6、 真实可压缩流动环境下,任何热力学过程都是( )
答案: 熵增过程
7、 关于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熵是一个和过程有关的量
8、 等熵过程除要求绝热外,还要求( )
答案: 可逆
9、 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其违反了( )
答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
10、 高压气罐中静止大气的压强为20atm,温度为300K。气罐内的气体膨胀进入风洞的管道,某一截面处气流压强为1大气压。(a)气流等熵膨胀。(b)气流以熵增320J/(Kg•R)非等熵膨胀。问题:能否用所学知识计算出这一截面的温度?
答案: (a)能,(b)能
11、 可压缩流动必须满足( )
答案: 密度可变
12、 下列属于焓减过程的是( )
答案: 热水变凉
13、 下列不会导致熵增的过程是( )
答案: 声波的传递
14、 等熵压缩性的正确定义式是( )
答案:
15、 不同于低速流动,以下哪几项是可压缩流动的标志性特征 ?
答案: 密度是变化的;
是一个高能量的流动
16、 一个气体分子的内能主要由那些能组成 ?
答案: 电子能;
振动能;
转动动能;
平动动能
17、 空气动力学中典型的热力学过程是:绝热过程、可逆过程、等熵过程。
答案: 正确
18、 一个热力学过程只要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就能实现。
答案: 错误
19、 完全气体是指忽略分子间作用力的气体,CP和CV为定值的完全气体称为量热完全气体。
答案: 正确
20、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预测)了给定过程的发生方向。
答案: 正确
21、 比热比是指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的比值。
答案: 错误
22、 气体分子的内能是由分子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组成。
答案: 错误
23、 与不可压缩流动相比,可压缩流动的主要特征是流体密度是变量。
答案: 正确
第七章单元测验
( )是所有气体具有的微观分子能量的总和。
答案:
B:内能
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其违反了( )。
答案:
B:热力学第二定律
等熵流动除要求绝热外,还必须是( )。
答案:
B:可逆过程
完全气体忽略了( )。
答案:
C:分子间作用力
下列属于焓减过程的是( )。
答案:
D:等熵流动的加速过程
空气动力学中最常见的热力学过程是()。
答案:
C:等熵过程
等熵压缩性的正确定义式是( )。
答案:
D:
关于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C:熵是一个和过程有关的量
真实条件下,任何热力学过程都是( )。
答案:
B:不可逆过程
总压的定义是假设气体被( )地减速到滞止状态时的压力。
答案:
A:等熵
公式 的适用条件是( )。
答案:
D:必须是完全气体
关于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B:熵是一个和过程有关的量
相比于低速流动,以下哪几项是可压缩流动的标志性特征 ?
答案:
A:密度是变化的
D:是一个高能量的流动
对于气体分子,以下能量包含在内能中的是( )。
答案:
A:分子的转动动能
B:分子的电子能
C:分子的振动能
D:分子的平动动能
关于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
A:系统和其环境(二者组成孤立系统)的熵的总和,总是增加的或不变的
C:熵是状态参数,同过程无关
第八章单元测验
皮托管置于静压为1atm,温度为288K的空气中。当皮托管测得总压为1.41atm 和 17.1atm 时,气流马赫数分别约等于( )。
答案:
C:0.72和3.6
马赫数的平方正比于( )。
答案:
D:气体动能与内能之比
气体的声速由气体的什么特性决定?
答案:
C:温度
对于静止的激波,从激波前到激波后增加的量有( )。
答案:
C:压力势能
通过激波,流动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
C:发生剧烈变化
气流通过激波,熵和总压的变化趋势是()。
答案:
B:熵增加、总压减小
对于准一维流动,流动通过正激波( )。
答案:
B:压强、密度和温度都增大
由正激波状态参数计算公式可知,当波前马赫数趋于无穷大时,波后的压力、温度和密度分别是( )。
答案:
C:趋于无穷大, 趋于无穷大, 有限值
已知无粘流动正激波前的静压和马赫数,那么波前总压和波后静压可分别通过( )快速得到。
答案:
C:等熵关系式与正激波关系式
对于空气,正激波后马赫数是( )的函数。
答案:
D:波前的马赫数
若流动中某点的速度与声速相等,对于比热比为1.4的空气,其临界压力与总压之比、临界温度与总温之比为( )。
答案:
D:0.528, 0.833
通过正激波的p2/p1=7.125, 波前马赫数M1和波后马赫数M2分别是( )。
答案:
D:M1=2.5,M2=0.5130
速度680m/s,温度288K,压强1atm的气流通过正激波,波后速度、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答案:
A:255m/s 486K 4.5atm
关于皮托管测量流动速度的正确说法是( )。
答案:
C:对于超声速流动,皮托管不能直接测得来流总压
下列不会导致熵增的过程是( )。
答案:
C:声波的传播过程
关于可压缩流动总压的正确说法是( )。
答案:
C:绝热不可逆过程的总压将降低
D:超音速风洞中使用扩压器的作用之一是减小总压损失
有关马赫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A:马赫数是当地速度和当地声速之比
C:马赫数的平方正比于气体动能与内能之比
D:马赫数的平方表示气体惯性力和弹性力之比
正激波关系式成立的必要条件有( )。
答案:
A:无体积力
B:定常
C:无粘
D:绝热
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A:与比热比有关
B:当流动速度不变,马赫数越大,说明声速越小
C:随温度增大而增大
D:与气体种类有关
下列关于正激波的正确表述是( )。
答案:
A:正激波上游马赫数M1是确定量热完全气体通过正激波特性变化的决定性参数。
B:正激波只能在超声速流动中发生,正激波后的流动是亚声速的。
C:通过正激波熵增大、总压减小。
D:通过静止正激波总温不变。
第八章 正激波及有关问题 第2次单元测验
1、 通过激波,流动特性( )
答案: 发生剧烈变化
2、 一维流动中越过正激波( )
答案: 压强、密度和温度都增大
3、 气体的声速由气体的什么特性决定?
答案: 温度
4、 马赫数的平方正比于( )
答案: 气体动能与内能之比
5、 气流通过激波,熵和总压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答案: 熵增加、总压减小
6、 对于静止的激波,从激波前到激波后增加的量有( )
答案: 势能
7、 总压的定义是假设气体被( )地减速到滞止状态时的压力。
答案: 等熵
8、 可压缩流动必须满足( )
答案: 密度可变
9、 下列属于焓减过程的是( )
答案: 热水变凉
10、 下列不会导致熵增的过程是( )
答案: 声波的传递
11、 通过激波流动参数如何变化?
答案: 压强、密度、温度、熵增大;
马赫数、速度减小;
总温、总焓不变;
总压减小
12、 正激波关系式成立的必要条件有( )
答案: 定常;
绝热;
无体积力;
无粘
13、 有关马赫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马赫数是当地速度和当地声速之比;
马赫数的平方正比于气体动能与内能之比;
马赫数的平方表示气体惯性力和弹性力之比
14、 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随温度增大而增大;
不同气体中不同;
数值上与比热比有关;
当流动速度不变,Ma数约大,声速越小
15、 马赫数的平方正比于气体单位质量的动能和单位质量的内能之比。
答案: 正确
16、 完全气体微弱扰动的传播速度(声速)由气体的温度决定。
答案: 正确
17、 超声速气流通过正激波,波后马赫数小于1;波后压强大于波前压强;波后总压不变;熵增大。
答案: 错误
分析:波后总压减小。
18、 通过正激波的流动,激波前后的特征声速不同。
答案: 错误
分析:通过正激波的流动,激波前后的特征声速相同,因为该流动是一个绝热过程。
19、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物理机制是分子的运动。
答案: 正确
20、 马赫数是气体的有序运动和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程度对比的度量。
答案: 正确
21、 气体的等熵压缩性定义为。
答案: 正确
22、 定常、绝热、无粘流动的能量方程为常数。
答案: 正确
23、 声速的表达式可以写为。
答案: 正确
24、 流动穿过声波是熵是变化的。
答案: 错误
分析:流动穿过声波是等熵的。
25、 用总焓h0表示的定常、绝热、无粘、忽略体积力的能量方程是h0=常数。
答案: 正确
第八章 正激波及有关问题 第3次单元测验
1、 在压强为1atm,温度为288K的气流中放入皮托管,皮托管测得的压强是1.524atm。问气流的马赫数是多少, 速度是多少?( )
答案: 272.14
2、 通过正激波的p2/p1=7.125,波前马赫数M1=?波后马赫数M2=?( )
答案: M1=2.5,M2=0.5130
3、 超声速条件下的皮托管和亚声速条件下的关键不同在于( )
答案: 管口存在激波
4、 已知无粘流动波前静压和Ma数,总压和波后静压可分别通过( )快速得到。
答案: 等熵关系式与正激波关系式
5、 普朗特关系是可以表示为( )
答案: a*2=u1u2
6、 正激波后马赫数是( )的函数。
答案: 波前的马赫数
7、 由正激波状态参数计算公式可知,当波前马赫数趋于无穷大时,压力、温度和密度分别趋于( )
答案: 无穷大 无穷大 有限值
8、 速度u1=680m/s,温度T1=288K,压力p1=1atm的气流通过正激波,波后速度、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答案: 255m/s 486K 4.56×105pa
9、 若流动中某点的速度与声速相等,对于比热比为1.4的空气,其临界压力与总压之比、临界温度与总温之比为( )
答案: 0.528 0.833
10、 对于定常、无粘、绝热、忽略体积力的流动,沿流线成立的能量方程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 )
答案: ;
;
;
;
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 正激波上游马赫数M1是确定量热完全气体通过正激波特性变化的决定性参数。;
正激波只能在超声速流动中发生,正激波后的流动是亚声速的。;
通过静止正激波总温不变。;
通过正激波熵增大、总压减小。
12、 正激波前后状态参数的变化仅与来流马赫数有关。
答案: 正确
13、 利用皮托管测量亚声速流流速,需要知道总压p0,1,静压p1和来流声速。
答案: 正确
14、 对于量热完全气体,总温与静温的比值仅与当地马赫数有关。
答案: 正确
15、 对于量热完全气体,穿过正激波熵的变化仅与来流马赫数有关
答案: 正确
16、 气流通过静止激波后总温和总压均减小。
答案: 错误
分析:气流通过静止激波后总温不变。
17、 激波可以出现在亚声速流中。
答案: 错误
分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激波只能出现在超声速流中。
18、 通过正激波,熵增大是由于激波内摩擦和传热所致。
答案: 正确
19、 当地马赫数与特征马赫数具有以下关系:
答案: 正确
20、 对于超声速流动,内能的变化与动能的变化具有同样的量级。
答案: 正确
相关文章
- 自然辩证法概论(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1秋 关静)(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大学物理-力学(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内燃机学(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华中农业大学)1465404466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发课课程包课程)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创新创业管理(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形势与政策(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