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快慢班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公平吗?
不分班绝对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懒政行为!分班好坏与否,大家心知肚明:好生要分不给分,差生死要面子不肯分!我主要分析一下这种现状的原因和后果!
不知道大家发现问题没有,现在的教育,提倡均衡和公平,国家在大力支持教育,给学生减负,减免家长教育支出。可是,到目前为止,政策文件似乎都无效,反而是越减负担越重,家长的教育投入越大。近几年,校外培训班盛行,私立学校招生兴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教育需求大,但公办学校供给严重不足!
说几点自己的观察:
1,十多年前,我们这是允许校内补课时,学生每人每学期收45元,周六上一天课。家长一学期课外辅导支出按三门(语数外,小学生)计算,共453=135元,(这个收费标准一直到10年)。现在学校里早就禁止补课了,但校外辅导班遍地开花,收费按月计算,低档次最少三门800每个月,一学期4000块,另外如果想报个提升班(也有补差)之类的,1500门/学期起步,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外报班!
2,不分班,宣传的口号是:给每个孩子一个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其实是从弱势群体角度出发制定的政策,这给优秀的孩子机会了吗?为什么会就低不就高呢?因为,低可以适应一切人群,高只适合部分学生!但是身在一线教学的我们已经明显的发现:一个地区,如果执行教育均衡早,而且执行力度严格!那么这个地区的中高考成绩横向比较就一定会落后!
3,不分班,是大势所趋,在公办学校是不可能再碰这根高压线了,所以现在的公办教育水平就在低水平均衡上徘徊,那想要高水平教育怎么办?好办,私立学校来了!其实就是培训班做大做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私立学校的约束很小,只要他执行国家教育大纲就行,因为他没有每日在校6小时的规定,他是住校的;他也没有不准分快慢的担忧,他说按学生兴趣可以分特色班。十几年前公办学校搞的那一套,被重新包装一下,又搞了起来,因为那个是最有效的应试教育。最后家长对你这个学校的评价,考上多少少,不用费话!好吧,家长们掏钱吧,每学期3万!不多,人人趋之若鹜,因为别无他选!
4,不分班,最大感受是,以前不用教的知识,现在反复教都教不会了!学生思维没有经过拓展,只会模仿书本例题,现在连例题换个数字就不会做了,别问老师为什么不教?教了,没用,因为孩子晚上去了辅导班又会再学另一种方法,孩子们糊涂了,不知听谁说的好了。另一些孩子准备好了晚上再教育,白天索性不听了!现在的家长,相信的是与你关系交流良好又贴心的辅导班老师,对学校老师是敬而远之!
5,分班与否,只是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直接关联。再过几年,均衡教育这么公平的发展下去,公办学校将成为经济条件差、学习成绩差的弱势群体的选择。私立学校必将成为双优等生(有钱,有成绩)的首选,当然,等到私立学校成长壮大之后,只要有钱就能上了。在私立学校成长初期,是绝对不会收差生的,这会断了他的生路!
6,为什么说懒政?其实更准确的说是他们自己在减负!近几年,国家义务教育一律免试免费入学,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巨大,已经难以为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个普通的区县城,每年都会新增一两千名新生,可是教师编制却不准增加,因为学生总数并不多,只是农村进城而己,这就造成城镇学校生数过多,农村学校几乎没人。有人就问为什么不把农村老师调进城?你傻呀,农村多自在,课虽多但压力小,最主要国家加大农村补助,听说满30农村任教的的还可以直接上高级职称,是我也不愿进城啊。这样必然会降低整个教育水平,定会让部分要求高的家长选择逃离公办学校,选择私立,多花钱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孩子们啊!当大家都选择去私立时,我们对教育投入的压力是不是减轻了呢?
期待我们的教育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