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邦

当前位置:首页 > 网课资讯

网课资讯

无规模、难盈利!过度包装的智慧树还能走多远?(转载)

时间:2025-10-09 22:02:42 作者:暂无作者 浏览量:
内容页左侧

  一直以来,智慧树都在充当“消费者”的角色,花钱能力堪称“销金窟”,不断地在各地买园所,买平台。然而,“壕气”的智慧树始终深陷亏损的泥潭,找不到盈利的大门。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智慧树净利润亏损超4600万元;2016年,智慧树净利润亏损超过8000万元。而最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智慧树亏损进一步扩大,达到了8340万。

  如果说持续亏损,是因为烧钱抢占市场规模,倒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是互联网江湖的套路。“最大的幼教云平台”、“绝对的行业规模优势”、“领跑者地位”……从对外的一系列的表述中,智慧树经常以行业老大自居,看起来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从第三方监测平台披露的数据来看,智慧树的水分太大,甚至有故意误导投资人的嫌疑。

  以易观发布的数据为例,在2018年4月21日最新的教育类APP排名中,智慧树在所有教育类APP中排名14;而同类产品掌通家园排名第11位,在家园共育这一细分领域,排名第一。

  此外,智慧树最近宣称的“唯一一个进入猎豹全球智库在线教育K12类榜单的APP”,实际情况却是打了自己的脸。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体榜单中,掌通家园排名221,智慧树仅排名243,不知道智慧树哪里来的底气?

  和其它直接面对C端用户的产品不同,除了家长,家园共育产品还有另外一个核心,那就是老师。一旦满足了园长和幼师的需求,他们就能够带动更多的家长使用。要想全面而真实地了解家园共育这一领域,要将家长端和园丁端的数据整合起来看。

  上图为2018年1月份智慧树教师版和掌通家园园丁端数据对比

  一直以来,月度独立设备数(简称月活或MAU)是衡量一款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指标。根据艾瑞2018年3月的监测数据,掌通家园园丁端月活为89万,智慧树教师端月活为41万台,与掌通家园相差近50万,不及掌通家园的一半。

  上图为2018年3月份智慧树和掌通家园家长端数据对比

  家长端,掌通家园月活突破1000万,达到1263万,环比增幅达到108.9%;智慧树为814万,环比增幅为51.3%。如果将家长端和园长端的数据整合,掌通家园的月活接近1400万,智慧树为855万。可以看出,无论家长端、教师端还是将二者综合起来看,掌通家园的真实用户使用数据都占据绝对的优势。

  相较之下,智慧树最多算是个追随者,甚至追得还很辛苦。所谓的“最大”、“领跑者”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或者自我安慰。

  表里不一的信息披露也引来了监管机构的关注。4月17日,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对此发函,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全体成员必须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就其保证承担个别和连带的责任。”

  在连续亏损且没有规模优势的情况下,智慧树掌门人袁胜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年亏损后,2018年,智慧树将实现大规模盈利”。这不由得让人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要知道,智慧树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才5200多万,亏损达到了8340万。2018年第一季度亏损大概为2000多万。这种情况下,智慧树要想在接下来的3个季度实现大规模盈利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根据4月22日公开披露的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到2017年底,智慧树账载的流动资产为3696万,而从常识性来看,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也就是说这个时点的货币资金充其量才有3696万,而同期负债为5246万,这对于智慧树的现金流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在智慧树持续亏损、业绩存疑的情况下,和晶科技却在今年2月份公布拟对智慧树增资7亿,这实在让人费解。因为若按上一轮17.5亿的估值来算,和晶科技只需要再增持2%股份,也就是增资约3000万元,就能实现控股。

  为什么要拟增资7亿?增资后的估值达到多少?是多少倍的PE?

  因为存在诸多质疑,两个多月过去,此次“增资”还处于商讨和论证阶段;而且据和晶科技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增资还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增资方案近乎难产。即便此次资产重组工作顺利完成,还需要证监会的层层审批,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这期间,智慧树能否挺住?拭目以待。

  与其他互联网领域不同,家园共育是线下服务最重的行业。除了线上服务和功能地打磨,还需要来到线下,切实了解园长、幼师和家长的需求,并提供线下服务的能力,这种“重”活急不得。相反,那些急功近利,信奉“唯快不破”、“速战速决”的企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背道而驰,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