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智慧职教刷网课软件(智慧职教一键刷课)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26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赵丽娜)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第一阶段在线学习,通过问卷调查和效果评估分析,优化了教学实施方案,从3月16日起实施第二阶段在线教学,该院做了在线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具体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阶段的线上课程,是按照学院2019-2020(2)学期的教学计划,选择部分适宜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是计划内课程的分阶段实施,与学生返校后的线下课堂学习共同组成计划课程。
在全院范围内,本阶段的线上教学形式以直播为主、在线答疑辅导为辅。一是继续解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缓解新学期开学后学习总学时不减少的压力。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二、教学实施情况
本周针对18、19级全部学生,开设在线课程315门,占本学期拟开课程的约80%,覆盖全部67个专业。409名教师参与线上教学,占全部专任教师数的93.78%。全院13285名学生参与学习,周班次数1055次,18级平均20课时/周,19级平均26课时/周。做到了“专业全覆盖、学生全覆盖”。
教师主要借助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平台开展直播教学,在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教学平台开展资源建设、测验、抢答、作业等多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课程平台实时观看直播、视频、课件、电子教材、动画、网上仿真软件演练等形式自学,通过课程平台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阅指导。各平台使用占比情况如下:
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
授课教师使用云课堂进行课堂教学的老师307人,活跃教师294人;使用云课堂进行学习的学生13011人,活跃学生12388人。使用云课堂授课的课程194门,上传资源总数5448个,课堂活动总数3062次,累计学习人次29907次,学生使用平台作业565次,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师风采
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学院教学管理团队、教师团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教务处周密部署,出台了两个阶段的线上教学方案,并遴选了几种在线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工具,提供平台使用操作手册供教师学习、选用。各二级学院教学主管、教研室团队、课程团队集思广益,创新思路,迎难而上,开展了线上集中培训、学习、集体备课,共同分享经验,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保障教学效果与线下同质等效。让我们来看看师生线上课堂中的样子吧!
交通信息工程学院张杰老师通过在线直播+线下拓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合理利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设计课前、课端、课中、课后、课尾5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大量的富媒体手段,让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外延与内涵,并能理解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对交通现象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经济管理学院刘燕萍老师课前开展详细的学情调查,通过“网络环境下PBL模式”来整合学习情境,设计真实性任务,利用线上钉钉直播教学+线上学习通互动+云课堂智慧职教+大学幕课网络资源等方式全方位进行重难点突破。根据钉钉课堂反馈和数据显示学生对线上教学的互动非常积极,70分钟的线上课堂收到2480条互动消息,而老师也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
按照教学计划,文理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承担全校共 7390名学生,156个班级《大学英语(二)》课程的教学任务。文理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成立了网络教学研究小组,通过反复试用各网络平台及网课可行性研究,最终确定教师使用具有“回看”功能的“钉钉”APP进行网络直播教学,组织全体教师线上培训,掌握平台授课方法,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文理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通过视频会议开展教研活动,分析学情,对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制定了一套为期三周、科学合理的网课教学计划。文理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合理运用视频文件,PPT,音乐,听说训练APP等丰富教学形式,提升网课的趣味性,把网课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课堂,由教师要求变为学生主动,从教师“赶着学”变为学生“追着听“,做学生“感兴趣,喜欢听”的高质量网课。
建筑工程学院陈蓉老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现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构,优化教学设计,融入了链接执业资格考试和课程思政的内容,开展混合式教学。陈蓉老师课前推送的云教材资源得到多数同学的认可,有效解决了学生无纸版教材的问题。通过腾讯课堂在线直播和蓝墨云班课在线互动,将课前的线上预备性学习和课程后的线上延伸学习有机整合,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提升了学习成效,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物流学院单喆煜老师,根据《电子商务快递》教学大纲,结合电子商务快递实际案例,引入参建的快递运营管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颗粒化资源1357个,组建智慧职教云课程。以“钉钉”直播+智慧职教云课堂模式,通过闯关测验、讨论、头脑风暴等互动活动,为学生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轨道交通学院杨图南、罗乙翔老师,应用智慧职教网络平台+职教云APP,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难点,结合线上授课特点,开展细致课程设计。
四、教学效果反馈
为了保证线上学习质量,做到“内容不缩水、标准不降低”,学院制定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督导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在线教学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教学督导听课反馈
学院教学督导组针对第二阶段第一周的线上教学活动,组织了10名院级督导,随机抽取24门课程,通过查看教学平台数据记录、在线随堂听课等形式,围绕课程资源质量、在线教学运行规范性等方面开展专项督导,具体情况如下表:
(二)周学生信息员反馈
通过每个班级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每周填报的教学日志等教学情况反馈表可以看出:
1、所有二级学院、专业严格执行《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学习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的规定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所有教师、所有班级按新课表开课率达到100%、作业布置率约50%、教师答疑率约80%。
2、大多数师生开始贯彻落实上学期末召开的2020年教学工作会上颁布的《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抓教风、促学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要求,遵守课堂纪律,提升课堂效率,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潜心教学、热爱学生的优良教风,营造“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针对教师反映的网络教学平台卡顿问题,逐步优化授课时间安排,鼓励教师错峰授课;
(二)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在线培训及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熟练线上平台操作,及时在线教学经验;
(三)加强学生学习管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等多渠道教育引导学生融入在线学习;针对网络环境不稳定学生,开设单独辅导和主动指导答疑;
(四)强化教学督导,开展在线听课,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管理,及时督查教学实施情况,确保线上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