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继续教育培训教师的评价_却被分配到了排名倒数的初中
对继续教育培训教师的评价,却被分配到了排名倒数的初中?
教师考编考试第一名,却被分配到排名倒数的初中,那也不能放弃。
1.金子总会发光。
教师考编,你考了第一,说明你很优秀。
现在就业压力大,你能考上教师编制,实属不易,怎能轻言放弃。
你如果真的很优秀,在什么地方都能干好。等你在落后的地方干出成绩,领导、同事都会对你大加赞赏,说不定领导还能提拔你,岂不更好?
等你干出点名堂,说不定领导会把你调到条件好的学校,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未可知。
2.艰苦的地方锻炼人。
领导把你分配到排名落后的初中,说明领导对你信任,那个地方缺人,那个地方需要你。
如果一开始就把你分配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你有优越感。没有了上进心,对你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领导把你分配到排名倒数的中学,能激发你的干劲,激发你的斗志,激发你的上劲心。
穷则思变。你被分配到艰苦的地方,你更能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人生的不容易。
艰苦的岁月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对于新参加工作的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曙光就在前头。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新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我认为,新教师提升教学有五个技巧:
首先说学生管理问题。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多,转化学困生主要靠老师。教育问题说到底就是老师问题,一个好老师,好在什么地方?不仅仅看你教出多少人才,更要看你转化了多少学困生。年轻老师由于缺乏经验,备课时只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所以设计的问题不接地气,布置的作业不适合学生学情,就连课堂纪律也不好维持。这时候学生管理就出现了问题:良药苦口无人买账,强制管理限于顶撞,真是软不得硬不得,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二,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上。新老师的知识是碎片性的,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没有实用价值。这个时候,如果再一味地照抄照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或者网络上的东西,整堂课下来就会定理公式书面语满天飞,尽管涉及到的知识点不少,但不到半节课就讲完了。
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由于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教材解读和处理不到位,再加上教法不当,没有很好地尝试分组教学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改革,没有使用赏识教学、快乐教学,没有尊重差异等具体原因,造成了课堂上要么乱哄哄,要么死水一潭,教学效果自然不可恭维。
三、路在何方?
如何改掉上述弊端,实现个人快速成长,早日变成一名合格教师呢?结合上述问题及成因,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应该进行下述努力。
(一)备学生,连接地气培养自信人脉
新教师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同时,更要花大气力备学生。新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认清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和语数外教师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甚至家庭情况。这样教师就能连接地气,因材施教,师生相融,引发共鸣,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学生管理问题也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激兴趣,赏识教学扬起自信风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每节课都尽可能地挖掘课堂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同时本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不折不扣地实施赏识教学,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日积月累,形成情趣的良性循环,课堂纪律自然会达到活而不乱静而不死的境界。
(三)岗位练兵,促进自我快速成长
新教师的进步除了指导教师的谆谆教导外,更需要自己勤修内功,促进自我成长。新老师可按如下方法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上课前首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编写教学设计,并且第一时间与带教老师沟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加以改进。找个僻静地方试讲,而且不是一遍完事,而是要进行三、四次之多。每一次也不是只讲一遍,而是每人讲个两、三遍,这样正式上课前已经试讲了五、六遍,甚至七、八遍,所讲内容基本上都记在脑子里了,教材内容不说烂熟于心,也是已经非常熟悉了。其三,在校内外听取名师讲课,及时交流加以借鉴,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力求尽善尽美。其四,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到纸上,落到实处,去掉废话、不准确的话。其五,在讲课后及时互评并邀请指导教师点评交流,所有青年教师全部参加,尚未讲课的青年教师细心领会,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区区一节课,多“折腾”几遍,在这样状态下才能长足进步,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四)瞄准三点,结合学情,予以开拓
新老师上课前,一定要反复研读教材、教学参考书,虚心请教老教师,结合学情必须瞄准三点:即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点,是培养能力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对所学教材的知识点准确地理解、巩固、熟练地掌握,才能谈得上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所谓重点是指在课文中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内容或问题。难点是指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广而深,有的内容相近容易引起混淆,还有的是平时接触少,生疏抽象等。在教学中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最终目的。
(五)成绩要上去,教师要下来
走下讲台,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情,特别是发现他们的疑点难点,为讲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重新处理教材提供了依据。这样,讲课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讲课时走下讲台,通过不断地巡回在学生中,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能够及时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出精彩点拨,对个别学生的问题也能够及时解答。既能照顾全体,又能帮助学困生,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学生收益最大程度。
新老师要学习大禹治水,因势利导,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以博大的爱心感化学生,以严明的纪律约束学生,实现师生合作双赢,实现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质的飞跃
孩子单科学习因为转学跟不上?
我也是老师,但我认为好多回答完全都是站在老师角度,并没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个老师明显师德有问题,教师太功利!这种教师哪都不缺,特别是那种中不溜的所谓重点学校!而且这种老师可能还比较吃香,在外人看来,这是“严师出高徒”!
殊不知,高徒只是一少部分,大部分学生只能当“牺牲品”而现阶段对老师的评价系统,往往是看头部,只要教出了几个高材生,老师就会得奖金,得荣誉!而中下等生只能当成“弃子”!
这就是学校教育的弊端,很难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当你的个性跟老师发生矛盾时,往往只能自己吃亏!因为越讨厌这个老师,你就会越讨厌这个科目!最后你就不可能学好!
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经历,我们全班的平均成绩物理全校倒数第一,可笑的是物理老师还是班主任,全年级总共12个班(我们班主他爸是学校校长,他专科毕业)上课,纯属照本宣科!
后来给我气的,我物理全部自学!
这个问题在我上学的时候,确实是除了自学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但是自学需要多么大难度,和浪费时间啊!我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我觉得现在好多问题都可以在互联网络上解决,在网络上寻找到你个人最适合最喜欢的老师!
这也是我进入互联网原因,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像我当年一样,很想好好学,但是没遇到合适自己老师的同学!
我给建议:
1.跟老师不要闹太僵,至少面子上过得去,如果是科任老师,就更无所谓了,毕竟不在学校呆一辈子,考上大学才是真正的目标,不能因小失大!
2.在互联网上寻找自己喜欢的老师,现在互联网上的老师有很多都是行业的佼佼者,都是靠能力的,竞争更激烈,所以平均水平不要比普通学校的老师高太多!
教育机构的老师?
教育机构的老师要想有出路,首先要在培养实践型人才上下功夫。现在需要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人才,能力主要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的教育只注重作题考高分捞学历,学历上去了能力没上去,所以现在孩子学历高却难就业,原因就在于实践能力差。如果教育机构也是这样培养的人才将来难就业,教育机构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作为其中的教师前程自然也渺茫。
要在收费上严格控制在最低限度。现在的教育收费已成了天文数字,学费资料费加起来每学期都过万了,这远超学长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现在的人们一改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把教师看成是贪婪吸金的吸血鬼。教育机构若不改收费高的现状,作为身处其中教师的形象也深受影响,领着榨来的人民的血汗钱于心何安?不如趁早离开。
不可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现在学生负担不轻,一天除了白天课上9节课,夜里还上自习到9点多,课外还有海量作业,夜里10多回到家还要完成布置的作业。而教育机构要在学生繁重学习之外对他们授课、布置作业。这样使负担不轻的学生学习负担更加沉重了,这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教育机构和教师必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最好把授课变成一对一辅导。学生在校上的课已经不少了,不需要课外授课。答疑辅导是针对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答疑,对不熟练的地方进行训练,针对性强,既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又减少了学生学习时间,切实为学生减负。
教育机构和教师都要注备相应资质。现在教育机构多如牛毛,难免鱼龙混杂,粗暴打骂、虐待学生屡有发生。国家也在大力整治和取缔不符合办学要求的教育机构。如果教育机构和教师不注备相应资质,则很快会被淘汰取消。所谓资质指教育机构必须是经政府、教育部门许可的办学机构,老师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有了合符要求的资质,教育机构和教师教学才能良性持久地进行下去。
教育机构教师要在机构外找个兼职的工作。现在的教育机构培养出的人才和公立学校一样就业率低,收费却比公立学校高很多倍。当代教育机构没能体现出比公立学校更高的优越性。长此以往,当代教育机构终将被取消。所以作为机构的教师必须作两手准备,找个兼职工作,如果教育机构不改革提升教育水平,就要作好离开教育机构以兼职工作为主业的准备。
如果教育机构的教育比公立的教育质量更好,培养人才考的分数比公立学校更高,学生毕业就业率更高,收费比公立更低,就会比公立学校更优越更受家长欢迎,这样的公立学校和老师才会前程似锦。否则,教育机构前途渺茫,作为其中老师就要做好跳槽的准备。
教师退休前一个月职称晋级?
以前的政策不清楚,但是我们湖北关于退休教师养老金核算方法,最近有新规定了:高级教师退休前6个月职称挂钩,退休按高级教师职称核发养老金。
晋升高级教师职称一定是退休之前申请的,退休了是没有机会了的,不过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从申报之日算起,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申报材料、入围核查、职称评审委员会审批、两次公示、省教育厅报批、市教育局人社局备案落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所以职称文件和证书会延迟到手。
我校有两位一级教师是2020年11月申报的高级职称,他们一个岗位是8级,一个岗位是9级,分别到今年三和四月正式退休。
关于他们的以前的工资和退休养老金是什么情况呢?
他们的在岗工资有5300多元。
1.退休时间到了,就不再工作了,女老师也不是高级教师,不存在继续上班工作的情况。
2.在岗工作财政局停发,都是这样,你没有工作了,财政局就不发工资了。
但是社保局也没有发养老金。从知道的情况,他们有四五六月份的养老金没有领到手。
3.退休教师一般是提前一个月办好退休手续,财政局工作停发,第二个月社保局发放养老金。
但今年政策是,两位退休教师还没有办理退休手续,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目前就不能领到。社保局是凭“退休证”来核发养老金的。
4.原来他们的高级教师职称已经审批,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由于退休手续没有办下来,他们目前还在自己交社保局的养老金,到时候会退回的。
5.他们的养老金会怎样核发呢?
一级教师有各档标准工作,退休时按照教龄、基础工资、养老金基数来核算。
如果是新晋升的高级教师,养老金这一块不会增加多少,起不到作用了。
但是,基础工资这一块是按照高级教师职称七级工资来核算的,这样就比一级教师八档多了300元左右,比9档多了500多元。
这是两位老师退休养老金迟迟不发的原因。
他们今后的养老金会比同等条件的退休教师多,我校去年有一位工作38年的一级退休教师,养老金为5843元,而另一位工作41年多的岗位8级老师,退休养老金有6300多元,同样,有一位工作40年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退休养老金有7100多元。
看来养老金多少,与教龄和职称有非常大的关系,希望老师们抓住最后机会,乘还没有退休之前,能够晋升高级职称的,一定要争取,毕竟能够增加几百元的收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