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学习通网课答案(大学语文网课答案)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9年超星学习通「大学语文」尔雅章节测试答案完整版
- 2、我就想知道有没有大学语文的答案
- 3、大学语文考试答案在哪里找
- 4、哪里可以找到大学语文课后答案
- 5、超星学习通中的题目如何查答案?
- 6、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2019年超星学习通「大学语文」尔雅章节测试答案完整版
《2019年暑假大学语文》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pwd=mmak 提取码: mmak
2019年暑假大学语文|8月20日第10次课|8月19日陪档第9次课|8月18日第8次课|8月17日第7次课|8月16日第6次课|8月15日第5次课|8月14日第4次课|8月13日第3次课|8月12日第2次课|8月11日第1次课|第一讲 考试芦好乱大纲及考试趋势分析.ppt|第二讲 各单元重难点讲解及练习(1).ppt|8月1日大学语文暑袜首假课程一.mp4|大学语文暑假课程课件二.ppt
我就想知道有没有大学语文的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 )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D)
A.何其芳 B.郁达夫 C.郭沫若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C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郭沫若 D.冰心
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B)
A.哈姆雷特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 麦克白 D.李尔王
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D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8.以下哪位不属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人物?(C)
A.李纨B.妙玉C.晴雯D.巧姐
9.下列哪首诗属于王维的作品(A )
A.《山居秋瞑》 B.《送盂浩然之广陵)
C.《从军行》 D.《登高》
10.因诗意地展示湘西世界而享誉文坛的京派作家是:( C)
A.老舍 B.茅盾
C.沈从文 D.郁达夫
11.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C)
A.院本B.诸宫调C.杂剧D.南戏
12.《诗经》全书的首篇是:(B)
A.伐檀 B.关雎C. 芣苡D.君子于役
13.下列选项不属于陶渊明田园诗歌思想内容的是:(D)
A.描写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升液诗人闲适自得心情。
B.歌咏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了深厚情谊。
C.反映农村经济的凋蔽和农民生活贫困。
D.反映青年男女的相思之情,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A)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词作的是:(B)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
16.《倾城之恋》、《金锁记》的作者是(A)。
A.张爱玲B.赵树理C.曹禺 D.沈从文
17.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
A.穆旦B.卞之琳C.徐志摩D.戴望舒
18.但丁创作的《神曲》分为《地狱》《天堂》和(B)3部。
A.《越狱》B.《炼狱》C.《上帝》D.《涅盘》
19.普希金的创作不包括下列作品中的(A)。
A.我爱这土地B.致大海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D.自由颂
20.下列选项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旦御D)
A.关汉卿 B.白朴
C.郑光祖D.汤显祖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析《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形象。(10分)
(1)《高老头》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的形象,具有深切的社会意义。纵观拉斯蒂涅野心家的创业经历,不难看出,有三个明显的阶段——三次 “人生大课”。(2分)
(2)拉斯蒂涅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为重振家业来巴黎寻找出路。这个本想通过勤奋读书取得功名的青年,很快就被巴黎的花花世界所腐蚀,产生了迅速爬上去的欲望。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她告诉他巴黎成功的秘决:越没心肝,升得越快,并让他去追求银行家纽兴根的太太但斐纳,以此作为向上爬的跳板。逃犯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谋财害命是发财致富的秘决。不久,为金钱至上的法则所左右的变故在拉斯蒂涅身边惊心动魂地发生了:鲍赛昂夫人被看中资产阶级小姐巨额陪嫁的情人抛弃,不得不挥泪告别巴黎到乡下隐居。最后一课是高老头给他上的:曾经是富翁的高老头被两个挥霍无度的女儿盘剥得一贫如洗,象狗一样的惨死在伏盖公寓;自认为有着神机妙算的伏脱冷,被贪图当局赏钱的人出卖,锒铛入狱。这三件事给拉斯蒂涅上了铭心刻骨的人生三课,他模笑岩完成了自己的社会教育,从而下定了泯灭良心大干一场的决心。(6分)
(3)拉斯蒂涅通过三次人生大课的教育,一步一步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虽然在诱惑面前,他有过顾虑和羞愧,但他每次斗争的结果总是占了上风。他凭借自己的伶俐狡猾和冷静头脑,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终于走向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罪恶深渊。(2分)
2.试析《雷雨》中繁漪的形象。(10分)
(1)蘩漪是剧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简直就是“雷雨”的化身。她是全剧的一个中心人物,是戏剧冲突的制造者与推进者。她还是周朴园本质的揭露者,是炸毁周氏“王国”的起爆者。(3分)
(2)她素来有些阴鸷怪异,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还有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在她的具有魅力的却未免有些阴鸷可怖的性格中,折射出封建专制环境的沉重的压力,那种把一个女人心灵——美丽的心灵,扭曲得令人震惊的精神虐杀。她像是一把利刀,她的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4分)
(3)她的性格是多面的,敢爱敢恨,不记后果。她虽然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从情欲的解放中体味到精神的自由,但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她的思想行为依然有着深切的影响。她的悲剧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3分)
三、论述题 (任选一题, 共20分)
1.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请举例说明。
(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在《归园田居》这组诗里,几乎全用平淡质直,不加雕琢和藻饰而又接近于农村生活的“田家语”。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只用极少修饰的语言,就把“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以及犬吠、鸡鸣、炊烟、桑麻等平常景物组成和谐动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产生了由衷的向往。(5分)
(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情景融合的境地。陶诗善于用比兴的事物形象来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做到个性鲜明。他以自己的人格构成艺术典型。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体现诗人自己的性格,形成优美的意境,达到艺术美与心灵美的融合与统一。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都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能体现其思想性格。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漫不经心地在东篱下采菊,闲静自得地望见庐山。描写诗人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悠然自适的神态,异常逼真、传神,达到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5分)
(3)以白描的手法、平凡的素材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情趣,深入浅出,淳厚有味。例如:《桃花源记》的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并描写桃花林的景色,以朴素无华的语言,不加彩色渲染烘托,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美丽的环境描绘得非常真切、形象。又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小诗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表示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志愿,就是怎么辛苦,也心甘情愿。纯用口语,以白描手法叙事抒情,不但写得朴实,简明,而且通俗中含有精炼,平淡里蓄着深情,可谓平淡与淳美的统一。(5分)
(4)讲究篇章的有机结构,有整体美:艺术风格多样化。诗人常把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中去,又常常在写景,抒情中阐明一些哲理。如:《归去来兮辞》,前一段散文是序,后面的辞赋是正文。序和正文的体裁和写法虽不一样,但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这是一篇押韵的抒情散文,也能够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5分)
2.结合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解读李清照的“愁”。
(1)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等坎坷历程,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2)结合作品内容来看:
词的上片写道:女词人希望找到生命中的寄托来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结果看到了周围的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大雁飞过,引发了对故人、故乡的思念之情,所见所闻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3分)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菊花盛开,可人已憔悴,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寂寞难耐。黄昏来临,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李清照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3分)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3分)
(3)该词的写作特色: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3分)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3分)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切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3分)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在哪里找
众课帮。众课帮,历年公开试题、大学网课、大学语文考试等考试答案都可以在众课帮查世团氏找,模拟试题收录,既能搜搜散题也能练题,课程齐全,深受或物大学生喜爱。
哪里可以找到大学语文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 : 2023/1/12 12:02:40 星期四 文章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
2.下列各句中“乃”可译为“方”、“才”的是 ( A )
A.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B.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C.左,乃陷大泽中。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C )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
4.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D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三)字词解释题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秋水》)旋: (改变) 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时: (按烂念季节) (四)简答题:
1.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答:在整体构思上,庄子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中河神代表了庄子思想的对立面,海神则是作者的化身。
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北海的描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河水暴涨的景象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浩瀚的景象构成对比,以诗画般的景象引出河伯与海若情趣盎然的对话,直观地说明了天外有天、楼外有楼的道理,而且为下文即将展开的由于环境等的不同而造成认识上的差异做了铺垫。
2.在先秦散文中,《庄子》采用寓言形式最多,最富浪漫色彩。结合本文,谈谈表现。 答:(1)本文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河神与海神都具人性,通人情,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饥告困法。 (2)善用连类比喻以及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秋水》中共设了多少譬喻来说明人类的无知?
答:(1)河伯与海若(第一段);(2)海若所举的部分包含若干则(第二段)。 2.《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
13
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秋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推衍。请从《庄子》一书中再找出一些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或寓言。
答:这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因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小”正是最基础的一组相对概念。
3.清人林云铭评论《秋水》:“是篇大意,自内篇《齐物论》脱化出来,立解创辟,既踞绝顶山巅,运词变化,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见《庄子因》)请结合阅读《庄子·齐物论》谈谈你对林云铭评论的理解。
答:《齐物论》是《庄子》论述哲学思想最关键的一篇,甚至能够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此篇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是齐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的争论都是出于私心成见友搭所致,故万物应该齐同。 九.湖光水色 练习
超星学习通中的题目如何查答案?
1、打开超星学习通。
2、然后点击我。
3、皮册液然后点击课程,找到需要查询答案的课程。
4、然后点击需要查询答案的章节。
5、点击章节后将题目复制。
6、题目复制完成后,打开学小易。
7、然后点击搜题。
8、然后点击立即姿激搜索,题目答案就出来了燃物。
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1、《礼记·大学》相传为()所做。C
A:朱熹
B:曾子
C:孟子
D:荀子
2、“修身立德”是通过具体的格物致知、诚虚派拍意正心来实现的。A
A:对
B:错
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指明了大学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A
A:蔡元培
B:陈独秀
C:鲁迅
D:梁启超
4、由蔡元培发起并主办的北京大学日刊创刊与1918年11月16日。B
A:对
B:错
5、以下哪部作品的作者不是胡适?()D
A:《中国哲学史大纲》
B:《白话文学史》
C:《尝试集》
D:《故事新编》
6、“差不多先生”和阿Q都代表和反映了旧中国民众国民性的弱点。羡扮A
A:对
B:错
7、()是公认的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C
A:康德
B:高尔基
C:培根
D:笛卡尔
8、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将经验和读书的关系比作“自然花草与修剪移接”。A
A:对
B:错
9、《我的大学》是高尔基()年在意大利疗养期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A
A:1932
B:1935
C:1933
D:1921
10、在《我的大学》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人民处于沙皇黑暗的统治之下,生活十分贫苦。B
A:对
B:错
第二章测试
1.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是辛弃疾见到()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A
A.陈亮
B.苏轼
C.陆游
D.李清照
2.()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D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3.《红烛》和《死水》是()的代表诗集。C
A.徐志摩
B.冯至
C.闻一多
D.穆旦
4.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闻鸡起舞典故的运用。B
A.错
B.对
5.《诗经·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B
A.错
B.对
6.爱国主义思想是闻一多诗歌的核心内容和主旋律。B
A.错
B.对
7.1990年代以后重新“发现”穆旦,是中国诗歌界的一件大事,穆旦的全部诗作,已成为差羡20世纪中国文学最关键的文学遗产之一。A
A.错
B.对
8.《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爱情题材的作品。B
A.对
B.错
9.闻一多的诗歌创作活动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即“红烛”时期与“死水”时期。B
大学语文学习通网课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学语文网课答案、大学语文学习通网课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