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24尔雅答案
1.1
1
戏剧音乐表现戏剧的根本任务是(C)。
- A、表演程式、体现舞美
 - B、延续精粹、传承文化
 - C、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 D、表现情节、娱乐观众
 
2
下列关于戏曲音乐的特色,描述正确的是(ACD)。
- A、技术与文化含量高
 - B、交响性器乐贯穿表演始末
 - C、综合性高
 - D、民间性中包含一定的专业性
 
3
戏曲音乐是一种民族音乐。(正确)
4
程式性的方式并非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西方歌剧同样具备。(错误)
1.2
1
中国戏曲的剧种是以(D)来命名的。
- A、地域
 - B、造型
 - C、语言
 - D、声腔
 
2
下列关于西皮腔的表述,有误的是(B)。
- A、具有北方音乐的性格
 - B、脱胎于陕甘的梆子腔
 - C、常有大音程的跳跃
 - D、伴奏的胡琴琴身稍短
 
3
京剧声腔的艺术风格是(C)。
- A、兼收并蓄、雅俗共赏
 - B、明亮刚丽
 - C、明丽清醇、端庄大方
 - D、沉稳舒宛
 
4
戏曲最大的程式性是所有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稳定的声腔。(正确)
5
二黄腔的旋律一般比较沉稳、柔和。(正确)
1.3
1
戏曲的创腔原则是(C)。
- A、字调要有起伏
 - B、避免出现倒字
 - C、以字行腔
 - D、四声五呼
 
2
与西洋歌剧相比,中国戏剧的特征是(BCD)。
- A、旋律上更加灵动
 - B、大量运用拖腔
 - C、语言的节奏形式丰富
 - D、语音声乐更美
 
3
汉语的语音结构全面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戏曲音乐。(正确)
4
《刘巧儿》是韩起祥根据《刘巧告状》、《刘巧团圆》改变而成的评剧作品。(错误)
1.4
1
相较于曲牌,板式的特点是(ABCD)。
- A、唱句形式自由
 - B、旋律形态灵活
 - C、与语言相结合,更具戏剧性
 - D、便于演员充分发挥个性
 
2
京剧唱腔的板式大都需要组合。(正确)
3
昆曲是讲究流派,不讲唱口。(错误)
1.5
1
京剧行当中老生的别称是(A)。
- A、须生
 - B、红生
 - C、子生
 - D、娃娃生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生演唱特征的是(D)。
- A、采用假声
 - B、注重用胸、鼻、颅腔的混合共鸣
 - C、用真声大嗓
 - D、采用真假声的结合
 
3
戏曲中的行当主要是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的。(正确)
4
京剧的生腔和旦腔是从不同声腔派生出来的。(错误)
1.6
1
与润腔形成无关的因素是(D)。
- A、中国的文化传统
 - B、中国音乐的线性运动的传统
 - C、中国音乐复杂的单音内涵
 - D、严格的尊谱观念
 
2
润腔的分类中包括(ABCD)。
- A、音色润腔
 - B、旋律润腔
 - C、节奏润腔
 - D、力度润腔
 
3
润腔是将死谱变为活唱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正确)
4
戏曲中京剧和昆曲的声腔基本上是波颤形的。(错误)
1.7
1
戏曲要随着时代前进,但同时还需坚守它的传统价值。(正确)
2
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及其密切,所以精通各地方言是唱好戏曲的前提。(错误)
2.1
1
《移民金大花》是属于哪一地区的方言话剧?(C)
- A、陕西
 - B、甘肃
 - C、四川
 - D、河北
 
2
西九大戏棚是(D)地区春节期间用于唱戏的临时戏台。
- A、重庆
 - B、西安
 - C、厦门
 - D、香港
 
3
影视中说方言,最早是出现在一些市井小人物口中。(错误)
4
地方戏曲的形成是区域化的结果。(正确)
2.2
1
《中原音韵》是(D)时期出现的一部戏曲曲韵专著。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元代
 
2
决定昆曲缠绵婉转整体风格的是(B)。
- A、广州粤语
 - B、吴侬软语
 - C、杭州方言
 - D、江淮官话
 
3
音韵的时代划分为几个时期,其中包括(ABC)。
- A、上古音韵
 - B、中古音韵
 - C、近代音韵
 - D、现代音韵
 
4
上海话吴语中保留最多的是元代时期的音韵。(错误)
5
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正确)
2.3
1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属于李树建的“忠孝节”三部曲?(B)
- A、《鞭打芦花》
 - B、《程婴救孤》
 - C、《儿大不由爹》
 - D、《试夫》
 
2
“声腔每三十年一变”出自(D)。
- A、李树建
 - B、元 王骥德
 - C、陈寅恪
 - D、明 王骥德
 
3
相较于南方,元明清时期的元曲在北方很流行,其原因有可能是(AC)。
- A、语言上有障碍
 - B、南方人排斥中原文化
 - C、正统文化在中原
 - D、北方人重视戏曲的发展
 
4
《元曲选》又称《元人百种曲》,是元代人编选的一部戏剧选集。(错误)
5
声腔既有它的多变性,同样又有一定的稳定性。(正确)
6
失去方言,地方戏也就失去了剧种独有的内涵和灵魂。(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