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2024尔雅答案
1.1.1日本近现代文学总论(上)
1
下面哪一位不属于启蒙文学家?()B
- A、
 
福泽谕吉
- B、
 
樋口一叶
- C、
 
西周
- D、
 
中村正直
2
以下哪部书籍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C
- A、《小说总论》
 - B、《当代书生气质》
 - C、《小说神髓》
 - D、《劝学篇》
 
3
1868年-1885年,明治初年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包括?()ABCD
- A、戏作文学
 - B、启蒙文学
 - C、翻译文学
 - D、政治小说
 
4
上一任天皇的逝世标志着下一个朝代的开始,1912年既是明治45年也是大正元年。()正确
5
日本近代的政治小说包括翻案小说和翻译小说,不存在原创小说。()错误
1.1.2日本近现代文学总论(下)错误
1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受到哪位小说家、理论家的影响?()C
- A、
 
屠格涅夫
- B、
 
雨果
- C、
 
左拉
- D、
 
拜伦
2
以下不属于反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是哪一项?()D
- A、唯美派
 - B、白桦派
 - C、高踏派
 - D、新感觉派
 
3
文学流派白桦派的特征有哪些?ABC
- A、成员多为贵族出生
 - B、敢于批判社会的不合理面
 - C、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 D、强调“女性美”
 
4
“砚友社”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同仁的文学结社。()错误
5
自然主义文学强调排除一切理想、技巧,客观地描述事物,多关注社会的阴暗面。()正确
6
昭和前20年被称为日本文学的“不毛时代”。()正确
1.2日本近代文学的特点
1
近松门左卫门是以下哪种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家?()D
俳句
- B、
 
诗歌
- C、
 
小说
- D、
 
戏剧
2
日本“闭关锁国”期间哪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达到了顶峰?()C
- A、室町时代
 - B、镰仓时代
 - C、元禄时代
 - D、江户时代
 
3
日本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对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ABCD
- A、科学、工业、医疗、天文等方面大大落后于欧洲各国
 - B、使得日本的封建主义层次得到很大提高
 - C、人民生活安定、富足
 - D、艺术文化得到发展
 
4
以下哪些选项体现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特征?()BCD
- A、西欧一边倒,舍弃了日本传统文学形式
 - B、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得到发展
 - C、反映近代人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
 - D、以近代社会为背景
 
5
1543年,葡萄牙人从九州的鹿儿岛登陆日本,其目的是传教和做生。()正确
6
丰臣秀吉对欧洲传教士的到来,采取了默认的态度。()错误
7
远藤周作的许多作品记录了欧洲传教士在日本传教及遭到禁教的这段历史。()正确
2.1作家生平介绍及文学创作综述
1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鼻子》在获得夏目漱石称赞后,成为了一名新晋作家。()C
- A、
 
菊池宽
- B、
 
铃木三重吉
- C、
 
芥川龙之介
- D、
 
寺田透
2
以下不属于夏目漱石与中国之间渊源的选项是?()B
- A、笔名取自中文表达“漱石枕流”
 - B、只受到了中国汉文学的影响
 - C、曾到过中国东北的多个城市
 - D、擅长汉字的书法、擅长中国明清时代的南画
 
3
夏目漱石文学的前期爱情三部曲分别为哪三部作品?()ACD
- A、《三四郎》
 - B、《虞美人草》
 - C、《从此以后》
 - D、《门》
 
4
夏目漱石后期文学作品中探讨的主题有哪些?()ABCD
- A、生死观
 - B、利己主义
 - C、自我
 - D、则天去私
 
5
夏目漱石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正确
6
夏目漱石与后期许多日本作家一样曾到中国旅行。()错误
2.2代表作导读
1
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发表时,正值哪个文学流派的登峰时期?()D
- A、
 
白桦派
- B、
 
新思潮派
- C、
 
余裕派
- D、
 
自然主义文学
2
以下表述与夏目漱石的小说《草枕》相关的选项有?()BCD
- A、运用了风趣、幽默的笔调
 - B、充满了艺术美
 - C、流露出一种厌世情绪的人生观与文明观
 - D、被称为一部思想小说
 
3
夏目漱石的文学不是简单的罗列世象,而是带着一种闲情逸致(日文中称“余裕”)来关照人生,因此被称为“余裕派”。()正确
4
夏目漱石的《草枕》描写了作者在熊本第五高等学校就职时的生活体验。()错误
2.3.1《三四郎》
1
以下不属于三四郎形象的选项是?B
- A、
 
积极向上
- B、
 
成熟
- C、
 
天真无邪
- D、
 
未成熟的公民
2
以下对小说《三四郎》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D
- A、小说发表于1908年
 - B、是夏目漱石前期爱情三部曲之一
 - C、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三四郎来到大都市东京后的迷茫与彷徨
 - D、小说最后主人公进入了人生的成熟阶段
 
3
三四郎身边的“三种世界”分别是哪三种?ABC
- A、三四郎的故乡熊本
 - B、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
 - C、浮华世界
 - D、东京
 
4
《三四郎》是夏目漱石文学中最出色的青春小说。()正确
5
小说通过广田教授这个人物揭示了近代日本潜在的脆弱性。()正确
2.4.1《心》(上)
1
日本成功废除了与欧美各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开始走上文明开化之路是在哪个时期?()A
- A、
 
明治时代
- B、
 
大正时代
- C、
 
昭和时代
- D、
 
平成时代
2
夏目漱石在以下哪一部小说中达到了“则天去私”的境地?()B
- A、《心》
 - B、《明暗》
 - C、《草枕》
 - D、《三四郎》
 
3
以下关于小说《心》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有哪些?()ACD
A、小说《心》在战后长期收入于日本初高中的国语课本
- B、先生是小说《心》的叙事者
 - C、小说《心》以浓重的笔触探究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利己主义”
 - D、小说中先生的死可以看作是为明治精神的殉死
 
4
《心》是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内容分成了“先生和我”、“双亲和我”、“先生和遗书”三个部分。()错误
5
明治天皇驾崩、乃木大将殉死是先生最终选择自杀的一个契机。()正确
2.4.2《心》(下)
1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C
- A、
 
桃李满天下、弟子众多
- B、
 
其文学作品对日本近代人内心纠葛进行了最为深刻的探讨
- C、
 
读者众多
- D、
 
拥有深厚的东西方文学修养
2
小说《心》研究的新动向包括以下哪些选项?()BCD
- A、关注为明治精神的殉死
 - B、关注小说前两部分内容“先生和我”、“双亲和我”
 - C、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关注小说中房东夫人和小姐
 - D、电影对小说结尾的改编,引发了对小说中“我”和先生太太之间关系的关注。
 
3
在不同时代下,对《心》这部小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使得这部小说一直富有生命力。()正确
4
“则天去私”的含义是指顺应自然,去除私欲,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正确
3.1作家生平介绍及文学创作综述
1
芥川奖是面向哪些作家的奖项?B
- A、
 
文坛老大家
- B、
 
新人作家
- C、
 
所有作家
- D、
 
女性作家
2
第二次《新思潮》是以哪所大学学生为主的?B
- A、早稻田大学
 - B、东京帝国大学
 - C、广岛大学
 - D、名古屋大学
 
3
芥川奖是哪部杂志所设立的文学奖?C
- A、《文艺时代》
 - B、《文艺战线》
 - C、《文艺春秋》
 - D、《文艺》
 
4
下面哪些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ABD
- A、《罗生门》
 - B、《竹林中》
 - C、《春琴抄》
 - D、《杜子春》
 
5
最早将芥川作品译介到中国的是鲁迅先生。正确
6
芥川是第一次《新思潮》杂志的同人。错误
7
芥川作品经常被收录在国语课本中 正确
3.2.1代表作导读(上)
1
《鼻子》中表现出了旁观者的什么心态?D
- A、
 
对不幸的人的同情
- B、
 
对不幸的人的幸灾乐祸
- C、
 
对不幸的人漠不关心
- D、
 
利己主义
2
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是哪一部作品?B
- A、《罗生门》
 - B、《鼻子》
 - C、《芋粥》
 - D、《河童》
 
3
《鼻子》成为名作的原因是什么?A
- A、在旧题材中加入近代的解释
 - B、题材新颖
 - C、文体优秀
 
4
《鼻子》取材于以下哪两部故事集?AC
- A、《今昔物语》
 - B、《枕草子》
 - C、《宇治拾遗物语》
 - D、《徒然草》
 
5
芥川龙之介是受到夏目漱石的盛赞从而成为文坛受注目的新晋作家的。正确
6
在《鼻子》中芥川采用的是旧题材新写法的创作方法。正确
3.2.2代表作导读(下)
1
唐传奇《杜子春传》是关于什么教的故事?B
- A、
 
佛教
- B、
 
道教
- C、
 
净土宗
- D、
 
无宗教
2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中最后杜子春发出声音是因为什么?D
- A、受到拷打
 - B、看到自己轮回为女子
 - C、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摔死
 - D、看到父母受苦
 
3
《杜子春》发表在哪类刊物上?C
- A、妇女刊物
 - B、科普刊物
 - C、儿童读物
 - D、文明开化刊物
 
4
芥川龙之介有很好的中国文学素养。正确
5
《杜子春》中大部分为芥川龙之介直接借鉴《杜子春传》错误
3.3重点作品解读
1
下列哪个不是《莽丛中》的证人?B
- A、
 
老妇
- B、
 
女人
- C、
 
云游僧
- D、
 
巡捕
2
《莽丛中》的当事者共有几人?C
- A、2人
 - B、4人
 - C、3人
 - D、7人
 
3
《莽丛中》与推理小说相比的特别指出在哪里?D
- A、犯人不止一个
 - B、故事发生在特殊朝代
 - C、没有犯人
 - D、每个当事者都声称自己是杀人犯
 
4
小说《罗生门》的故事发生在东京。错误
5
小说《罗生门》经历过改写,改写成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局。正确
6
小说《莽丛中》最后没有明确写出杀人者是谁。正确
4.1.1作家生平介绍及文学创作综述(上)
1
川端康成在( )出生并度过了少年时代。B
- A、
 
东京
- B、
 
大阪
- C、
 
京都
- D、
 
镰仓
2
在祖父病榻旁写下的早年习作基础上产生的作品是( )。D
- A、千代
 - B、招魂节一景
 - C、故园
 - D、十六岁日记
 
3
川端康成的美学追求是( )流派的融合?AC
- A、现代派
 - B、新现实主义
 - C、唯美主义
 - D、自然主义
 
4
孤儿体验、死亡体验是川端康成小说原初的心象风景。正确
5
《伊豆舞女》具有自传小说的性质。正确
4.1.2作家生平介绍及文学创作综述(下)
1
与川端康成并称的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是( )。D
- A、
 
夏目漱石
- B、
 
芥川龙之介
- C、
 
谷崎润一郎
- D、
 
横光利一
2
下面作品中创作于旅途的有( )。BC
- A、拣骨记
 - B、雪国
 - C、古都
 - D、招魂节一景
 
3
川端康成具有新感觉派表现特色的作品有( )。AD
- A、招魂节一景
 - B、头与腹
 - C、太阳
 - D、脆弱的器皿
 
4
川端康成强调新的感觉、强调主观,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写实主义。正确
5
川端康成信奉“感觉至上”主义。错误
6
《招魂节一景》从外部着眼,以表层的形式描写了心理。正确
4.2.1《伊豆舞女》(上)
1
《伊豆舞女》被誉为( )时代的青春之歌。C
- A、
 
明治
- B、
 
大正
- C、
 
昭和
2
川端康成就读( )期间进行了第一次纵贯伊豆半岛的旅行。B
- A、茨木中学
 - B、第一高等学校
 - C、东京大学
 
3
《伊豆舞女》萌芽于( )。A
- A、《汤岛的回忆》
 - B、《少年》
 - C、《伊豆序说》
 
4
《伊豆舞女》继承了日本特定的文学体裁“纪行文学”的传统。正确
5
《伊豆舞女》中的“我”是一个经过个性化处理的叙述者。错误
4.2.2《伊豆舞女》(中)
1
与《伊豆舞女》主题无关的是( )。D
- A、
 
邂逅
- B、
 
疗愈
- C、
 
寻找自我
- D、
 
失恋
2
《伊豆舞女》经过杂志发表和修改形成定本,突显了“南国”意象。正确
3
《伊豆舞女》的文学表现与《南伊豆之行》没有相似性。错误
4.2.3《伊豆舞女》(下)
1
《伊豆舞女》是从( )的场面写起的。C
- A、
 
与艺人们初次相遇
- B、
 
观看舞女表演
- C、
 
翻越天城岭
- D、
 
舞女后台打扮
2
《伊豆舞女》的( )描写形成了“水系列”的一部分,烘托了主题。CD
- A、溪流
 - B、水田
 - C、温泉
 - D、眼泪
 
3
“我”的身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又是一个被祝福的旅行者。正确
4
《伊豆舞女》把文学性的中心放在故事情节的构筑方面。错误
4.3.1《雪国》(上)
1
《雪国》的视角人物是( )。B
- A、
 
驹子
- B、
 
岛村
- C、
 
叶子
2
《雪国》的开篇部分讲述了岛村的第( )次雪国之行。B
- A、一
 - B、二
 - C、三
 
3
伊藤整把《雪国》誉为“日本近代抒情文学的经典。”正确
4.3.2《雪国》(中)
1
《雪国》分别通过( )的情景描写塑造了驹子和叶子的形象。BD
- A、
 
野外
- B、
 
车窗玻璃
- C、
 
海上
- D、
 
镜中
2
驹子形象的特点是( )。CD
- A、洁净
 - B、热烈
 - C、虚幻
 - D、徒劳
 
3
《雪国》中含蓄的情爱官能描写表现出对生命的探索和礼赞。正确
4
驹子与叶子的 形象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关系。正确
4.3.3《雪国》(下)
1
本居宣长在评价《源氏物语》时首先拈出( )点明其美学本质。B
- A、
 
真诚
- B、
 
物哀
- C、
 
幽玄
- D、
 
优雅
2
《雪国》中对昆虫的描写集中在( )。C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3
日本文学的三大美学理念是( )。ABC
- A、真诚
 - B、物哀
 - C、幽玄
 - D、优雅
 
4
《雪国》的季节昆虫描写表现出古典文学中的慈怜之心。正确
5
对雪国麻绉的描写表现了风土之美,反衬出爱情的倏忽易逝。正确
5.1.1又一位获得诺奖的日本作家
1
大江健三郎生于爱媛县,爱媛位于日本列岛的( )岛上。C
- A、北海道
 - B、本州
 - C、四国
 - D、九州
 
2
大江健三郎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法文科,由此接触了西方存在主义文学,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正确
5.1.2世界级的影响力
1
以下哪一项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于大江健三郎文学给出的评语?A
- A、
 
运用诗化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现实与神话密切相连、高度浓缩的想象力世界,极富冲击力地描绘了现代世界中人的状况。
- B、
 
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 C、
 
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 D、
 
在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幻觉下,他在情感力量巨大的小说中,为我们揭示了一道深渊。
2
大江健三郎发表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标题为《 》。D
- A、讲故事的人
 - B、美丽的日本的我
 - C、我在美丽的日本
 - D、我在暧昧的日本
 
3
与川端康成一样,大江健三郎也通过文学展示了日本人的现实状态,因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错误
5.1.3大江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
大江健三郎早在( )年,就曾作为日本作家代表访问中国。B
- A、
 
1956
- B、
 
1960
- C、
 
1968
- D、
 
1976
2
2002年,大江健三郎曾在中国作家莫言的故乡( )体验了中国的春节。C
- A、上海
 - B、北京
 - C、山东
 - D、南京
 
3
2006年,大江健三郎曾到访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馆,并同大屠杀幸存者座谈。:正确
5.1.4小说之外
1
大江健三郎曾走访( ),了解当地二战末期美军登陆作战、日本民众集体自杀等情况。D
- A、
 
东京
- B、
 
广岛
- C、
 
长崎
- D、
 
冲绳
2
以下作品中,《 》是大江健三郎发表的随笔集。C
- A、小说的方法
 - B、广岛札记
 - C、康复的家庭
 - D、燃烧的绿树
 
3
大江健三郎因为出版《冲绳札记》而受到“诋毁名誉”的控告,最终败诉。错误
5.2.1代表作简介
1
1958年,大江健三郎凭借作品《 》获得芥川文学奖。C
- A、
 
奇妙的工作
- B、
 
死者的奢华
- C、
 
饲育
- D、
 
个人的体验
2
以下哪个故事情节是小说《个人的体验》所涉及的核心内容?D
- A、黑人战俘与山村孩子的互动
 - B、青年人面对政治运动的迷惘
 - C、在医学部打工处置实验动物
 - D、如何面对脑部残疾的新生儿
 
3
从《 》开始,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开始以“长江古义人”为主人公,其原型就是作家本人。D
- A、个人的体验
 - B、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 C、燃烧的绿树
 - D、奇怪的二人配
 
4
大江健三郎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宣布封笔,停止了文学创作,转而积极投身各类社会活动中去。错误
5
20世纪90年代,大江健三郎在小说《新人啊,醒来吧!》和《宁静的生活》中,关注了日本社会的新兴宗教问题。错误
5.2.2不同时期的特点
1
大江健三郎50年代初登文坛时,重点表现了战后日本人所处的“( C )状态”。
- A、
 
迷惘
- B、
 
共生
- C、
 
监禁
- D、
 
康复
2
受到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触动,大江健三郎创作了长篇小说《空翻》,进一步关注日本社会新兴宗教问题的深层原因。正确
5.2.3从边缘关注时代
1
以下人物形象,哪一种不属于大江健三郎所关注的“处于边缘的典型”?D
- A、
 
残疾人及其家属
- B、
 
老人
- C、
 
新兴宗教的信徒
- D、
 
政治家
2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多次选取( )这一“边缘空间”为舞台,这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关。A
- A、四国山谷中的森林
 - B、东京市郊的住宅区
 - C、中部山区的别墅群
 - D、濑户内海的岛屿群
 
3
( )年,日本爆发“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新兴宗教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B
- A、1993
 - B、1995
 - C、1997
 - D、1999
 
4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洪水波及我的灵魂》中描写的内容与后来发生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之间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错误
5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呈现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作家运用文学想象力,将两者结合起来。正确
5.2.4追求“共生”“宽容”“康复”
1
大江健三郎参与发起的“九条之会”,主要致力于( B )的活动。
- A、
 
反对核能开发利用
- B、
 
维护和平宪法
- C、
 
反邪教
- D、
 
保障残疾人权益
2
大江健三郎的长子大江光在( )方面展现了独特的才能。C
- A、绘画
 - B、文学
 - C、音乐
 - D、运动
 
3
2011年311大地震后,大江健三郎曾亲自到日本国会前参与有关反对核电站的示威活动。错误
5.3.1《我在暧昧的日本》(上)
1
1994年12月,大江健三郎在(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了题为《我在暧昧的日本》的演讲。D
- A、
 
日本
- B、
 
美国
- C、
 
瑞士
- D、
 
瑞典
2
大江健三郎在演讲中提到两本童年阅读的书籍《 》和《尼尔斯历险记》。A
- A、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 B、好兵帅克历险记
 - C、汤姆・索亚历险记
 - D、俄底修斯历险记
 
3
大江健三郎的长篇小说《 》,标题的灵感源于叶芝的诗歌。C
A、洪水波及我的灵魂
- B、被偷换的孩子
 - C、燃烧的绿树
 - D、空翻
 
4
正如大江健三郎在演讲中强调的,他的文学就是从个人的经历出发,并将其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连接起来。正确
5
大江健三郎在演讲中指出,相比叶芝等西方的文学,自己对川端康成等前辈的日本文学感觉更为亲近。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