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读2024尔雅答案
学习《孟子》的思路和方法
1
我国古代时期的“四书”是指()。答案:«孟子»«中庸»«论语»«大学»
- A、«孟子»
 - B、«论语»
 - C、«中庸»
 - D、«大学»
 
2
孟子以性善论为出发点,将道德规范概括为()。答案:仁 义 智 礼
- A、仁
 - B、义
 - C、礼
 - D、智
 
3
传统是一个在不断运动、碰撞、反思、凝结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脉络。()答案:√
孟子思想的历史画像
1
以下人物中主张诸国合纵抗秦的是()。答案:公孙衍
- A、齐宣王
 - B、张仪
 - C、公孙衍
 - D、梁惠王
 
2
关于孟子的历史形象,以下说法符合的是()。答案:强权面前的藐视者乱世中的呐喊者 深刻的人性反思者 先王之道的痴迷者
- A、深刻的人性反思者
 - B、乱世中的呐喊者
 - C、先王之道的痴迷者
 - D、强权面前的藐视者
 
走进《孟子》:语言
1
“叟不远千里而来”中的“叟”的意思应该是()。答案:长老
- A、您
 - B、老头
 - C、长老
 - D、臣子
 
2
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是()。答案:«方言»
- A、«中庸»
 - B、«大学»
 - C、«汉语»
 - D、«方言»
 - 走进《孟子》:历史
 - 1
 - 孟子与梁惠王的会面是两位老者的会面,句中的“叟”带着梁惠王的尊重。()答案:正确
 - 2
 - 我们精读«孟子»时,要对当时的历史有宏观与微观的了解。其中宏观是指对具体事件、具体人物、具体情境的考察。()答案:错误
 
走进《孟子》:文本
1
流传至今最早的«孟子»注本是()。答案:赵歧的«孟子章句»
- A、杨伯峻的«孟子译注»
 - B、赵歧的«孟子章句»
 - C、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 D、焦循的«孟子正义»
 
走进《孟子》:关切
1
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是()。答案:«说文»
- A、«汉语»
 - B、«方言»
 - C、«说文»
 - D、«孟子章句»
 
2
«说文广义»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研究«说文»、解说汉字字义的著作。答案:王夫之
- A、王羲之
 - B、顾炎武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3
清代知名学者段玉裁的代表性作品是()。答案:«说文解字注»
- A、«孟子译注»
 - B、«说文解字注»
 - C、«说文广义»
 - D、«说文正义»
 
4
思考«孟子»的核心关切是思想家对于人类本质命题的深入反思,也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键问题的积极解答。()答案:正确
5
亚里士多德对于人性、心物二元、民主思考的背后是希腊的历史事实,是希腊民主制度日薄西山的反思。()答案:错误
走进《孟子》:气象
1
中西方教育中都有古典教育的传统与基础,其核心指向是灵魂的震动与塑造。()答案:正确
2
气象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体性的整体,是我们深入而真切地理解一个人的视角所在。()答案:正确
天命与明德
1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中的“帝”意思是()。答案:天帝
- A、黄帝
 - B、皇帝
 - C、秦始皇
 - D、天帝
 
2
周代对“上天”阐释的变化有()。答案:“上天”是历史的裁决者 “上天”是历史的推动者 “上天”的情绪是符合道德的
- A、“上天”的意志不符合道德
 - B、“上天”是历史的裁决者
 - C、“上天”的情绪是符合道德的
 - D、“上天”是历史的推动者
 
3
从某种意义来讲,出现“虚无主义”的原因是它所存在的依据不稳。()答案:正确
4
形而上学是用我们的精神方式去追寻心物存在的根本依据。()答案:正确
礼仪与情境
1
()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答案:«仪礼»
- A、«说义»
 - B、«春秋»
 - C、«仪礼»
 - D、«礼乐»
 
2
«仪礼»是以记载()的礼仪为主。答案:士大夫
- A、皇帝
 - B、官吏
 - C、妃嫔
 - D、士大夫
 
3
道德的依据在贵族时代来自于无所不在的礼仪情境。()答案:正确
4
«路西法效应»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答案:正确
天崩地坼与人文重建(一)
1
«史记·伯夷列传»借助伯夷、叔齐善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唯物论的观点。()答案:错误
天崩地坼与人文重建(二)
1
关于先秦儒家人文秩序的重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儒家倡导回到过去
- A、儒家是传统的维系者
 - B、儒家是历史的革新者
 - C、儒家倡导回到过去
 - D、儒家是传统的坚持者
 
2
在孔子的学生中,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答案:B
- A、颜回
 - B、子贡
 - C、仲由
 - D、曾子
 
3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推动的社会变革包括()。答案:先秦的文化向平民阶级下移 文化教育的普遍 推动了文化权利的下移 推动了平民阶级的崛起
- A、先秦的文化向平民阶级下移
 - B、推动了文化权利的下移
 - C、推动了平民阶级的崛起
 - D、文化教育的普遍
 
4
在春秋战国的文化巨变与历史巨变中,先秦儒家积极追寻人文秩序的重建。()答案:正确
5
先秦儒家人文秩序重建的核心在于内在及普遍。()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