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邦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时间:2024-12-11 11:07:08
作者:暂无作者
浏览量:
绪论 单元测试
1、多选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素养与能力。这三个方面是( )
选项: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
C:情感与意志
D:过程与方法
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2、单选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选项:
A:德育活动
B:课堂教学
C:实践活动
D:课外活动
答案: 【课堂教学】
3、多选题:
课程教学论的学习需要研读教育名著。下列属于教育著作的是
选项: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 【《普通教育学》;《大教学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民主主义与教育》】
4、多选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 )( )( )( )。
选项:
A:注意扩展学习
B:系统学习
C: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D: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答案: 【注意扩展学习;系统学习;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5、多选题:
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 )与( )的理论,是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长期探索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具有普遍实用性,对从事课程与教学者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选项:
A:课程
B:德育
C:教学
D:教育
答案: 【课程;教学】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西周时期的“六艺”是指
选项:
A:书数
B:射御
C:礼乐
D:修辞
答案: 【书数;射御;礼乐】
2、多选题:
《四书》是指
选项: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D:《论语》
答案: 【《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3、多选题:
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是指
选项:
A:修辞
B:文法
C:辩证法
D:音乐
答案: 【修辞;文法;辩证法】
4、单选题: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是谁提出?
选项:
A:杜威
B:陈鹤琴
C:陶行知
D:蔡元培
答案: 【陶行知】
5、多选题:
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是
选项:
A:方法
B:明了
C:系统
D:联想
答案: 【方法;明了;系统;联想】
6、单选题:
“教育适应自然”是谁提出的?
选项: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答案: 【卢梭】
7、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教学受前苏联( )教学思想影响。
选项:
A:凯洛夫
B:列宁
C:斯大林
D: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 【凯洛夫】
8、单选题:
1918年,( )出版《课程》一书,课程论成为独立学科。
选项:
A:杜威
B:博比特
C:凯洛夫
D:查特斯
答案: 【博比特】
9、单选题:
1949年,( )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出版,“泰勒原理”为科学化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选项:
A:泰勒
B:
杜威
C:
凯洛夫
D:
博比特
答案: 【
泰勒
】
10、单选题:
( )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选项:
A:布鲁纳
B:杜威
C:博比特
D:泰勒
答案: 【布鲁纳】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中国,“课程”这个词,开始出现于( )。
选项:
A:清末
B:夏代
C:元末
D:唐宋
答案: 【唐宋】
2、单选题:
“课程”的英语表达,curriculum,是19世纪50年代由( )率先使用
选项: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斯宾塞
答案: 【斯宾塞】
3、单选题:
( )的观点,实质上是把课程看作由静态的知识或者知识体系构成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
选项:
A:课程即学习活动
B:
课程即教学科目
C:
课程即学科知识
D:
课程即社会改造
答案: 【
课程即教学科目
】
4、单选题:
( )主要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选项:
A:课程及即社会
B:课程即学科知识
C:课程即学习经验
D:课程即学习活动
答案: 【课程即学习经验】
5、单选题: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是谁说的?
选项:
A:王夫之
B:孔子
C:王阳明
D:朱熹
答案: 【朱熹】
6、单选题:
课程定义与现在的课程定义基本相同,都是指学业的进程,即学程的是
选项:
A:唐朝孔颖达
B:春秋孔子
C:宋代朱熹
D:明代王守仁
答案: 【宋代朱熹】
7、单选题:
强调和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注重课程体验的课程观是
选项:
A:课程即学习活动
B:课程即学习经验
C:课程即学科知识
D:课程及即社会
答案: 【课程即学习经验】
8、单选题:
我国“教学”一词的最早含义是
选项:
A:诵读
B:学习
C:教授
D:教书
答案: 【学习】
9、单选题:
根据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教学是( )的活动
选项:
A:教师的教授
B:
教师与学生的双边
C:
教师的讲授
D:
学生的学习
答案: 【
教师与学生的双边
】
10、多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选项:
A: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等。
B: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自然辩证法概论(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1秋 关静)(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大学物理-力学(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内燃机学(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华中农业大学)1465404466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发课课程包课程)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创新创业管理(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形势与政策(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